[发明专利]转矩限制器、可变传动比装置和公差环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11092.2 | 申请日: | 2012-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3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朝仓利浩;藤本昌利;尾形俊明;金山幸彦;铃木弘恒;中村裕司;平川祐三;林兼司;丰田浩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株式会社东乡制作所;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D7/02 | 分类号: | F16D7/02;B62D5/04;F16D1/09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董敏;吴焕芳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矩 限制器 可变 传动比 装置 公差 | ||
1.一种转矩限制器,包括轴形第一旋转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的外周上的第二旋转构件、以及置于所述第一旋转构件与所述第二旋转构件之间的公差环,其中所述第一旋转构件和所述第二旋转构件的相对旋转基于所述公差环的摩擦阻力而被限制或允许,其中
所述公差环包括沿每个旋转构件的周向方向延伸的环主体,并且在所述环主体上形成有能够沿径向方向弹性变形的类似弹簧部,以及
根据所述类似弹簧部的弹力,在所述环主体与所述第一旋转构件或所述第二旋转构件之间而产生摩擦阻力,以及
所述类似弹簧部包括多个主突出部和多个次突出部,所述多个主突出部以压缩状态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构件与所述第二旋转构件之间,所述多个次突出部的突出量小于所述主突出部的突出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矩限制器,其中
所述次突出部以非压缩状态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构件与所述第二旋转构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矩限制器,其中
所述主突出部和所述次突出部以均匀角度间隔沿所述环主体的周向方向以交替方式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转矩限制器,其中
所述主突出部和所述次突出部中的至少一者以一定间隔沿所述环主体的轴向方向设置成靠近所述环主体的敞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转矩限制器,其中
在所述环主体上通过所述主突出部和所述次突出部形成有凹部,
在所述凹部的内凹周缘表面与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的同所述内凹周缘表面接触的接触表面之间设置有润滑油,以及
在所述接触表面上形成有沿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的周向方向延伸的环形槽,以及
所述环形槽形成在与所述主突出部和所述次突出部中的至少一者相对的位置处。
6.一种可变传动比装置,包括:差速机构,所述差速机构将基于马达驱动的旋转增加至输入轴的基于转向操作的旋转并且将增加了的所述旋转传递至输出轴;以及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用于限制所述马达轴和不能随所述输入轴的旋转而旋转的非旋转构件,使得所述马达轴和所述非旋转构件变得不能够相对于彼此旋转,其中所述锁定装置包括锁定保持架和锁定臂,所述锁定保持架集成有所述马达轴并具有接合槽,所述锁定臂与所述接合槽接合以限制所述锁定保持架的旋转,在所述马达轴与所述锁定保持架之间设置有公差环,并且基于所述公差环的摩擦阻力,所述马达轴与所述锁定保持架相对于彼此的旋转被限制或所述马达轴与所述锁定保持架相对于彼此的旋转被允许,其中
所述公差环包括沿所述马达轴与所述锁定保持架的周向方向延伸的环主体,
在所述环主体上形成有能够沿径向方向弹性变形的类似弹簧部,以及
在所述环主体与所述马达轴或所述锁定保持架之间根据所述类似弹簧部的弹力而产生摩擦阻力,以及
所述类似弹簧部包括多个主突出部和多个次突出部,所述多个主突出部以压缩状态设置在所述马达轴与所述锁定保持架之间,所述多个次突出部的突出量小于所述主突出部的突出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变传动比装置,其中
所述次突出部以非压缩状态设置在所述马达轴与所述锁定保持架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可变传动比装置,其中
所述主突出部和所述次突出部以均匀角度间隔沿所述环主体的周向方向以交替方式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变传动比装置,其中
所述主突出部和所述次突出部中的至少一者以一定间隔沿所述环主体的轴向方向分别设置成靠近所述环主体的敞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变传动比装置,其中
在所述环主体上通过所述主突出部和所述次突出部形成有凹部,
在所述凹部的内凹周缘表面与所述马达轴的同所述内凹周缘表面接触的接触表面之间设置有润滑油,
在所述接触表面上形成有沿所述马达轴的周向方向延伸的环形槽,
所述环形槽形成在与所述主突出部和所述次突出部中的至少一者的所述凹部相对的位置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捷太格特;株式会社东乡制作所;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捷太格特;株式会社东乡制作所;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109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刮板机中部槽的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碾制大型环件用离心空心钢锭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