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镜筒的透镜及带镜筒的透镜的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280010938.0 | 申请日: | 2012-0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3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 发明(设计)人: | 松本刚;今井秀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2B7/02 | 分类号: | G02B7/02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建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带镜筒 透镜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镜筒内收纳透镜而成的带镜筒的透镜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稳定地获得气密性的带镜筒的透镜及带镜筒的透镜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在光通信等领域中,已知有在筒状的镜筒内保持透镜而成的带镜筒的透镜。带镜筒的透镜被用作具有在光通信装置中向隔离器输送准直光或使激光向光纤的端面聚光等功能的装置。另外,已知有如下所述的气密结构:通过使设置在基板上的半导体激光等电气部件被镜筒覆盖而以气密密封的状态进行安装,从而防止因氧化而导致的半导体激光等的劣化。
在该气密结构中,在金属制的基板上固定半导体激光,以覆盖基板的方式设置带镜筒的透镜,并且将镜筒的下表面与基板焊接接合。作为如此使用的带镜筒的透镜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被公开。
在专利文献1中,在由不锈钢系铁素体钢制作的透镜支架(镜筒)上设置筒状部分,在透镜支架内固定透镜后,在搭载有半导体激光的基体(基板)上覆盖筒状部分,并在封入非活性气体后通过焊接等而进行气密密封。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08330号公报
发明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由于不锈钢系铁素体钢的镜筒通过切削加工制作,因此在其内周面形成有螺旋状的切削痕。该切削痕呈设有微小的槽部这样的形状,在镜筒内周面的旋转切削中形成连接成螺旋状的槽部。因此,在这样的气密密封用的镜筒中,明确了在成形为透镜的玻璃材料无法充分地填充到镜筒内周面的切削痕的连续的槽部中的情况下,由该槽部形成有微小的泄漏路径。
若在将镜筒的下表面与基板焊接接合的光通信装置中残留有微小的泄漏路径,则因封入的非活性气体流出且氧化性的气体流入而导致半导体激光等容易劣化。因此,必须对焊接接合用的带镜筒的透镜进行泄漏测试,以保证确保了气密性。因此,虽然期待未残留有微小的泄漏路径的带镜筒的透镜,但在实际的制造方法中难以稳定地获得气密性。
发明内容
鉴于所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地获得气密性的带镜筒的透镜。
解决方案
本发明为一种带镜筒的透镜,该带镜筒的透镜包括筒状的镜筒和保持于所述镜筒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具备与所述透镜的外周面抵接的透镜保持部,所述透镜保持部具有:连续形成为螺旋状而成的第一槽部;连续形成为螺旋状而成的第二槽部;断开所述第一槽部和所述第二槽部的中间区域,所述中间区域由突起部和第三槽部构成。
由此,第一槽部和第二槽部通过中间区域使成为泄漏路径的连续螺旋槽被断开,并且在通过冲压将透镜一体成形于镜筒内时,玻璃材料与中间区域的突起部抵接,玻璃材料可靠地填充到中间区域的第三槽部中。
因此,本发明的带镜筒的透镜能够稳定地获得气密性。
进而,优选地,所述突起部和所述第三槽部在所述透镜保持部的大致周向上连续设置,由所述突起部和所述第三槽部构成的所述中间区域至少绕所述透镜保持部的内周面一周。如此,通过绕一周形成的中间区域使第一槽部和第二槽部完全被断开,因此在第一槽部和第二槽部具有不连续的泄漏路径的情况下也能够稳定地获得气密性。
优选地,所述第三槽部与所述第一槽部和所述第二槽部相比形成为深槽。如此,与第一槽部和第二槽部相比,玻璃材料容易埋入并填充到第三槽部中。
实际上优选地,所述突起部至少具有第一突起区域和第二突起区域,所述第三槽部在大致周向上具有一方的端部和另一方的端部,所述一方的端部经由所述第一突起区域而与所述第一槽部在大致周向上连续设置,所述另一方的端部经由所述第二突起区域而与所述第二槽部在大致周向上连续设置,所述中间区域呈螺旋状地至少绕所述透镜保持部的内周面一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各突起区域使连续螺旋槽被断开,并且通过绕一周形成的中间区域使第一槽部和第二槽部被断开,因此能够更稳定地获得气密性。
另外,本发明为一种带镜筒的透镜的制造方法,该带镜筒的透镜的制造方法是包括筒状的镜筒和保持于所述镜筒的透镜在内的带镜筒的透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具备与所述透镜的外周面抵接的透镜保持部,所述透镜保持部通过切削加工形成,所述切削加工包括设置连续形成为螺旋状而成的第一槽部、连续形成为螺旋状而成的第二槽部、断开所述第一槽部及所述第二槽部的中间区域的处理,设置所述中间区域的处理为形成突起部的工序和形成第三槽部的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未经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09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