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热烹调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80010594.3 | 申请日: | 2012-0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2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 发明(设计)人: | 田仲导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三菱电机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5B6/12 | 分类号: | H05B6/12;H05B6/36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黄永杰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烹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热烹调器,其由加热线圈感应加热作为烹调容器的锅。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加热烹调器,有如下这样的加热烹调器:将配置在顶板之下的加热线圈设置在从加热线圈的内周遍及到外周的U字形状的线圈基座(铁素体)的凹部中(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00429号公报(图1)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顺便提及,在载置了多个加热线圈的线圈基座中,加热线圈的外部引线从与加热线圈的个数相应数量的线圈基座伸出。在多个加热线圈的数量增加的情况下,由于外部引线也增加,从线圈基座伸出的外部引线也增多,线圈单元的组装的作业性存在课题。另外,在加热线圈的外部引线的根数增多的情况下,有将冷却风遮挡的情况,存在使冷却效果降低的可能性。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前述那样的课题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是多个加热线圈,也不增加外部引线的根数,另外,不会使冷却效果降低,组装作业性良好的加热烹调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具备:构成外轮廓的主体;顶板,其被设置在主体的上面,并载置烹调容器;线圈基座,其被设置在顶板之下,内侧配置了多个加热线圈;以及连接构件,其将多个加热线圈中的相互连接的加热线圈的双方的引线进行连接,将连接构件设置在线圈基座的内侧。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因为由设置在线圈基座的内侧的连接构件,将多个加热线圈中相互连接的加热线圈的双方的引线连接,所以,能够将引线不从线圈基座伸出地容易连接,作业性提高。另外,因为能够像前述那样经连接构件将加热线圈的双方的引线连接,所以,能够减少从线圈基座伸出的外部引线。进而,能够在线圈基座的内侧对引线布线,即使加热线圈的数量增加,也能够抑制外部引线的根数,因此,不出现遮挡冷却风这样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立体图。
图2是将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顶板拆下来表示的立体图。
图3是将图2的加热烹调器中左侧的线圈单元放大来表示的俯视图。
图4是将图3的线圈单元翻转180度来表示的仰视图。
图5是将图4的仰视图中3个端子台中位于下侧的端子台放大来表示的平面图。
图6是将图4的端子台部分放大来表示的侧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立体图,图2是将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顶板拆下来表示的立体图,图3是将图2的加热烹调器中左侧的线圈单元放大来表示的俯视图,图4是将图3的线圈单元翻转180度来表示的仰视图,图5是将图4的仰视图中3个端子台中的位于下侧的端子台放大来表示的平面图,图6是将图4的线圈单元的端子台部分放大来表示的侧视的剖视图。
在这些图中,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具备:构成外轮廓的加热烹调器主体1;顶板2,其被安装成将加热烹调器主体1的上部开口面覆盖,且在外周具有外框;吸排气口的罩3,其被装拆自由地设置在顶板2的后部的外框上;操作部4,其被配置在加热烹调器主体1的前面;以及隔栅门5,其与操作部4邻接地被设置在加热烹调器主体1的前面。顶板2例如由耐热强化玻璃构成。在该顶板2之下,例如配置2个线圈单元6、7和1个加热器单元8。
如后所述,在线圈单元6中设置多个加热线圈,在线圈单元7中设置小径以及大径的环状的加热线圈。另外,在加热器单元8中设置辐射加热器。若高频电流在前述的加热线圈中流动,则从加热线圈产生与高频电流相应的磁通,由该磁通感应加热被载置在顶板2上的作为烹调容器的锅等。另外,也可以替代加热器单元8,使用比线圈单元7的外径小的线圈单元。
前述的线圈单元6如图3、图4所示,具备线圈基座61、多个铁素体63、多个加热线圈64、65、66。线圈基座61具有位于中央的中央支撑体62、以该中央支撑体62为中心放射状地延伸的多个梁部62a、与该梁部62a的端部连结的环形状的侧板62b,并被形成为圆盘状。而且,梁部62a的截面形状被形成为向下方向开口的コ字状,在其开口中嵌入并紧固铁素体63。另外,在线圈基座61的上侧面,也就是与梁部62a的铁素体63侧相反一侧的面上设置后述的加热线圈64、65、6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三菱电机家用电器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三菱电机家用电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05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