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处理压舱箱中的压舱水的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280009226.7 | 申请日: | 2012-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66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简·施通佩·胡默 | 申请(专利权)人: | 巴瓦特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J4/00 | 分类号: | B63J4/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李江晖 |
地址: | 丹麦*** | 国省代码: | 丹麦;DK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压舱箱 中的 压舱水 系统 | ||
1.一种处理船舶上或离岸建筑中的压舱箱(1)中的压舱水的系统,所述系统(20)包括:
一个或多个压舱箱(1),
循环泵(22),其能够通过管道使压舱水从所述一个或多个压舱箱和到所述一个或多个压舱箱循环或再循环,
供气单元(21),其被以这样的方式连接到所述管道(22),即,例如大气空气的气体和/或例如氮气和/或二氧化碳的惰性气体,能够被供给至所述压舱水;和
一个或多个喷嘴头(28),其被功能性地连接到所述管道并且被布置在一个或多个压舱箱(1)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喷嘴头包括用于向所述一个或多个压舱箱(1)中喷射含气的水的至少一个喷嘴;
装置(37),其被配置成用于移除和/或杀灭所述压舱水中的活的有机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37)包括向所述压舱水供热的装置(40)。
3.根据一项或多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37)包括至少一个换热器。
4.根据一项或多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换热器(41)通过在循环管上与向所述压舱水供热的装置(40)换热,冷却所述经处理的压舱水。
5.根据一项或多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37)包括至少两个换热器,其中向所述压舱水供热的装置(40)由换热器构成。
6.根据一项或多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压舱水供热的装置(40)与用于冷却压舱水的换热器(41)之间的再循环管被功能性地连接到延时放大管(42)。
7.根据一项或多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单元(21)包括泵。
8.根据一项或多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单元(21)包括至少两个向压舱水供气的单元,例如能够供气并且因此氧化处理所述压舱水的泵/压缩机,和/或能够提供惰性气体并且因此使压舱水脱氧同时搅动压舱箱中的压舱水的惰性气体发生器。
9.根据一项或多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一个或多个喷嘴头(28)被布置在压舱箱的下部区域中,在压舱箱的发生压舱水流入(32)的部分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喷嘴是不可移动的喷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喷嘴被构造成围绕一个或两个轴线被驱动旋转。
12.根据权利要求1,10和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喷嘴头,至少两个喷嘴头的一个喷嘴是不可移动的喷嘴,并且一个喷嘴被构造成围绕一个或两个轴线被驱动旋转。
13.一种处理压舱箱中的压舱水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使用压舱水泵将压舱水泵送进入压舱箱(1);
通过使用再循环泵使压舱水在再循环系统中再循环;
通过使用供气单元(21),向再循环系统中的压舱水提供例如氮气和/或二氧化碳的惰性气体;
通过一个或多个喷嘴向压舱箱中喷射含气的水;
使所述压舱水循环穿过装置(37),其中装置(37)被功能性地连接到所述再循环系统,以移除和/或杀灭活的有机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处理压舱箱中的压舱水的方法,其中,使所述压舱水循环穿过装置(37)的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使压舱水循环穿过换热器(41),以从之前被加热的压舱水中吸收热量;
通过供热装置(40)从热源向所述压舱水供热;
通过延时放大管(42)降低压舱水的流速达到用于热处理所述压舱水的时间被延长的效果;
通过使压舱水穿过所述换热器(41)冷却所述压舱水。
15.根据权利要求13-14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中断惰性气体的供给;
通过供气单元(21)和/或泵将气体泵送至所述压舱水,达到压舱水在被排放到目的地处的水生环境之前压舱水被氧化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巴瓦特股份公司,未经巴瓦特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0922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