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淡水化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80009139.1 | 申请日: | 2012-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0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北村光太郎;大川雄介;能登一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C02F1/44 | 分类号: | C02F1/44;B01D61/02;B01D61/10;B01D61/12;C02F1/34;C02F1/50;C02F1/7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王永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水化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淡水化系统,该系统具有:将海水、半咸水、碱水等高盐分浓度的第1原水用反渗透膜装置进行过滤处理的第1水处理系统;以及,将盐分浓度比第1原水低的第2原水用反渗透膜装置进行过滤处理的第2水处理系统,特别是涉及,利用从第2水处理系统的反渗透膜装置排出的非透过水的水压能量,提高第1水处理系统的运转率的技术。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是:在采用反渗透膜装置进行过滤,使海水进行淡化的海水淡化装置中,例如,下水中含代表性有机物的排水(以下称“有机性排水”),通常采用生物处理,把该处理过的排水排至海洋或河川,与海水淡化装置取来的海水进行混合,海水淡化装置的被处理水的盐分浓度降低(进行稀释)至比原有海水低,通过把上述的盐分浓度被稀释的被处理水压送至海水淡化装置的反渗透膜装置,降低压送泵(本说明书中与“高压泵”对应)的必要驱动力的技术。
另外,专利文献2记载的技术是涉及向水中压送溶解的空气等,通过减压产生微小气泡的技术。
顺便说一句,在水处理中,公知技术有:在被处理水中产生微小气泡,例如微泡、纳米泡,微小气泡较长时间滞留在被处理水中,通过压坏微小气泡过程中产生的冲击波的作用,使被处理水中的有机物发生分解。
另外,专利文献3记载了往被处理水中注入臭氧气体进行杀菌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许第4481345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10-274243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平09-2902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在有机性排水的水处理工序,采用反渗透膜装置时的压力,比海水淡化装置的水处理工序采用反渗透膜装置时的压力低。而且,从有机性排水的水处理工序的反渗透膜装置排出的非透过水,通过与直接取水的海水进行混合,仅使盐分浓度比海水低,上述有机性排水水处理工序的反渗透膜装置的非透过水具有的能量,由于压力较低,不能进行利用而浪费。
另外,通过把有机性排水用海水稀释,由于被处理水中的有机物增加,存在海水淡化装置反渗透膜的沾污频率增大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存问题,提供一种有效利用复合淡水化系统中反渗透膜装置的非透过水的能量,并且可降低沾污频率的复合淡水化系统。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复合淡水化系统,其具有:将高盐分浓度的第1原水用第1反渗透膜装置进行过滤处理的第1水处理系统;以及,将盐分浓度比第1原水低的第2原水用第2反渗透膜装置进行过滤处理的第2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复合淡水化系统具有细微气泡发生装置,在第1水处理系统中,在取水的第1原水内,将从第2水处理系统的第2反渗透膜装置排出的非透过水急速减压,发生、放出细微气泡。
而且,上述细微气泡发生装置包含下述构成是优选的:将第2反渗透膜装置的非透过水的出口及贮存上述取来的第1原水的第1原水槽连接的第1配管;第1配管的第1原水槽侧设置的第1阀;以及在第1配管的第1阀的下游侧设置的、把第2反渗透膜装置的非透过水送入第1原水槽时进行急速减压,其中溶解的气体作为上述细微气泡发生、放出的细微气泡发生部。
上述细微气泡发生装置还包含下述构成是优选的:在此第1阀的上游位置,与从第1配管分支的第1原水槽连接的第2配管;以及在第2配管上设置,用于进行第2反渗透膜装置的非透过水的流量调整的第2阀。
另外,具有发生臭氧气体的臭氧发生装置,在第1阀与细微气泡发生部之间的第1配管上设置将臭氧发生装置发生的臭氧气体注入的臭氧注入部是优选的。
此前,为了发生细微气泡,把空气压缩吹入,或使急速减压,溶解气体作为细微气泡发生,故必须有另外的动力。反之,按照本发明,从第2水处理系统的第2反渗透膜装置排出的非透过水的即使具有较低水压,也可以通过减压而发生充分的细微气泡,故不必用于发生细微气泡的新动力,可以节约复合淡水化系统的运行所需的电力。
另外,从第2水处理系统的第2反渗透膜装置排出的非透过水,仅全部流向细微气泡发生部,故从第2水处理系统的第2反渗透膜装置排出的非透过水的流量有可能不进行调整。反之,本发明中通过包含下述构成,也可以进行第2反渗透膜装置的非透过水的流量调整,即在比第1阀的上游位置,与从第1配管分支的第1原水槽连接的第2配管;以及在第2配管上设置,用于调整第2反渗透膜装置的非透过水流量的第2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091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查尔酮苯并噻唑酰胺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 下一篇:座椅式按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