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息传输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280007948.9 | 申请日: | 2012-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85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 发明(设计)人: | 浅沼健一;山本温;坂田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F27/28 | 分类号: | H01F27/28;H01F38/14;H04B5/00;H05B6/12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樊建中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信息 传输 装置 以及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线圈间的感应耦合的非接触式连接器装置以及非接触式连接器系统、和具备它们的信息传输装置以及信息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对伴随手机或电动汽车等的移动性的电子设备或EV设备进行无线充电,利用了线圈间的感应耦合的非接触式连接器装置以及非接触式连接器系统、和具备它们的电力传输装置以及电力传输系统的开发正在不断发展。作为非接触式电力传输系统,例如,公知有专利文献1~3的发明。
专利文献1的无接点式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为具备:家具,其具有提供电力的电力用初级线圈;无电线设备,其具有在相对于该家具而被配置在规定配置位置的状态下被配置在由电力用初级线圈引起的磁通内的电力用次级线圈;以及报知单元,其报知无电线设备相对于家具的规定的配置位置。
专利文献2的无接点式电力传输线圈,其特征在于具有:平面线圈,其将线状导体在大致同一平面内以螺旋状卷绕而形成;和磁性体层,其将在粘合剂溶剂中混入磁性体粒子的液状的磁性体溶液涂敷成覆盖上述平面线圈的一个平面部以及该平面线圈的侧面部而形成。
专利文献3的无线传输系统,具有用于无线电力传输的谐振器,它具备:导体,其形成一个以上的环路并且具有规定电感;和电容器网络,其具有规定电容以及所希望的电参数并且与上述导体连接。其中,上述电容器网络具备:作为电参数而具有第一温度分布的第一类型的至少一个电容器;和作为电参数而具有第二温度分布的第二类型的至少一个电容器。
这样的非接触式的电力传输系统的原理,也能够应用于具有非接触式连接器装置的信息传输系统、或IH烹调装置等的感应加热装置中。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1-309579号公报
专利文献2:JP特开2008-172873号公报
专利文献3: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0/0181845号说明书
发明概要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非接触式的电力传输系统中,为了实现高传输效率,需要使发送线圈和接收线圈的位置正确地照准对置,以使发送侧的电力传输装置(例如充电器)所具有的发送线圈与接收侧的电力传输装置(例如被充电器)所具有的接收线圈进行强电磁耦合。
根据专利文献1以及2的发明,存在以下问题:若对置的发送线圈和接收线圈的位置正确地照准,则能够实现高传输效率,但若位置偏离,则传输效率降低。
为了解决由位置偏离引起的传输效率的降低,在专利文献3的发明中,动态地变更了匹配电路。然而,这样的解决方法又出现使控制变得复杂的问题。
同样的问题,不仅存在于非接触式的电力传输系统,也存在于具备非接触式连接器装置的信息传输系统、或感应加热装置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以上技术问题,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对于发送线圈和接收线圈的位置偏离耐抗性强、并且传输效率高的信息传输装置以及信息传输系统。
本发明的第1方式的信息传输装置,具有向与接收线圈连接的接收电路发送信息的发送电路、和与上述发送电路连接的第一非接触式连接器装置,
上述第一非接触式连接器装置,
具有发送线圈,该发送线圈与上述接收线圈相靠近地设置以使进行电磁耦合,上述发送线圈的绕组被卷绕在第一面上,
在上述第一面和与上述第一面相靠近地对置且设置上述接收线圈的第二面之间具有第一磁性体,该第一磁性体按照至少覆盖上述发送线圈的绕组所存在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与上述发送线圈相靠近地设置以使进行电磁耦合。
本发明的第2方式的信息传输装置,包括从具有发送线圈的发送电路接收信息的接收电路、和与上述接收电路连接的第二非接触式连接器装置,在该信息传输装置中,
上述第二非接触式连接器装置,
具有接收线圈,该接收线圈与上述发送线圈靠近地设置以使进行电磁耦合,上述接收线圈的绕组被卷绕在与设置上述发送线圈的第一面靠近地对置的第二面上,
在上述第一面和上述第二面之间具有第二磁性体,该第二磁性体按照至少覆盖上述接收线圈的绕组所存在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与上述接收线圈相靠近地设置以使进行电磁耦合。
本发明的第3方式的信息传输系统,包括作为具有上述发送电路的第一信息传输装置的本发明的第1或2方式的信息传输装置、和具备上述接收电路以及与上述接收电路连接的第二非接触式连接器装置的第二信息传输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079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过转化大豆毛状根鉴定抗蚜基因抗性功能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溶甲壳素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