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CO2捕集设备的联合循环发电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280007313.9 | 申请日: | 2012-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9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M.沃森;C.鲁奇蒂;H.李;F.德鲁;F.Z.科札克;A.札戈斯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尔斯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K13/00 | 分类号: | F01K13/00;F01K23/06;F01K23/10;F22B1/18;B01D53/14;F17C9/04;F25J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林毅斌;林森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co2 设备 联合 循环 发电 | ||
1. 联合循环发电设备(10),所述设备(10)包含气体涡轮(GT)、蒸汽涡轮(ST)、热量回收蒸汽发生器(HRSG)、液化天然气(LNG)再气化系统(20),和
CO2捕集系统(5A,5B),该CO2捕集系统(5A,5B)经布置以处理所述热量回收蒸汽发生器(HRSG)排放的废气,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化天然气再气化系统(20)包含与所述CO2捕集系统(5A,5B)内的换热器(31,32,33,36,LSC)操作连接的换热器(21,22,23),
其中一个或多个换热器(21,22,23)以级联方式布置,经设置用于在从LNG入口温度到至少-10℃的温度下操作天然气,并且其中至少一个换热器(23)经设置和布置用于在液化天然气和热交换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其中该热交换介质在该至少一个换热器(21)的输出处具有低温温度或冷冻温度。
2. 权利要求1的联合循环发电设备(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CO2捕集系统为经布置用于冷氨吸收方法的系统(5A),并且所述发电设备(10)包含管线(25,26),以将所述热交换介质从该再气化换热器(23)引向以下一个或多个在所述CO2捕集系统内的致冷系统
- 在烟道气直接接触冷却器(DCC)的冷却回路中集成的冷却器(31),
- 在烟道气水洗涤设备(WW)之前的水冷却器(32),
- 用于冷却在所述CO2捕集系统(5A)内的富CO2吸收溶液的冷却器(33)。
3. 权利要求1的联合循环发电设备(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CO2捕集系统为经布置用于胺吸收方法的系统(5B),用于从烟道气除去CO2,并且所述液化天然气再气化系统(20)包含一个或多个以级联方式布置的换热器(21,22,23),经设置以在从LNG入口温度到至少0℃下操作天然气,并且其中至少一个换热器(21)经设置和布置用于在液化天然气和热交换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其中该热交换介质在该至少一个换热器(23)的输出处具有低温温度或冷冻温度。
4. 权利要求3的联合循环发电设备(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电设备(10)包含管线(25,26),以将所述热交换介质从该再气化换热器(21)引向系统(LSC),用于在所述CO2捕集胺吸收方法的系统(5B)内冷却贫CO2溶液。
5. 权利要求1或3的联合循环发电设备(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换热器(23)经设置和布置用于在液化天然气和热交换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所述热交换介质在换热器的输出处具有低温温度或冷冻温度,所述至少一个换热器(23)与用于冷却进入所述联合循环发电设备(10)的气体涡轮(GT)的入口空气的系统(2)操作连接。
6. 权利要求5的联合循环发电设备(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化天然气再气化系统的一个或多个换热器(21-23)与所述联合循环发电设备(10)的一个或多个以下系统另外操作连接:
- 系统(3a),用于在烟道气进入所述CO2捕集系统之前冷却烟道气,
- 系统(3b),用于在烟道气进入所述CO2捕集系统之前冷冻烟道气,
- 冷却水系统(1),用于蒸汽涡轮冷凝器,
- 系统(4a),用于冷却在HRSG之后再循环返回所述气体涡轮入口的烟道气,
-系统(4b),用于冷冻在HRSG之后再循环返回所述气体涡轮入口的烟道气,
- 系统(6),用于冷却通过所述CO2捕集系统提取的CO2,
- 系统(6),通过冷冻来干燥CO2。
7. 前述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的联合循环发电设备(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化天然气再气化系统的换热器(21-23)以串联或并联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尔斯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阿尔斯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0731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