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信息终端以及抓握特征学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06605.0 | 申请日: | 2012-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83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太田学;塚本昌克;森永康夫;樋口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主分类号: | G06F21/32 | 分类号: | G06F21/32;H04W12/06;H04L9/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于小宁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信息 终端 以及 特征 学习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获取移动信息终端被抓握时的抓握特征样本并进行本人认证的移动信息终端以及抓握特征学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移动信息终端的高功能化,电子货币等各种与金钱有关的服务不断普及。另外,伴随移动信息终端的高功能化,在移动信息终端中记录了地址簿、邮件、照片、网站阅览历史等很多与个人隐私有关的信息。以往,在利用移动信息终端时,通过利用开始时的本人认证(以下为登录认证),确保了关于由移动信息终端处理的信息的安全性。但是,如果是登录认证,则在利用开始时进行了本人认证之后,不会持续地进行使用者是否继续为本人的监视。因此,在登录认证后,移动信息终端因某些原因到其他人手中的情况下,获取了移动信息终端的其他人即使不重新进行登录认证也能够进行移动信息终端的操作。这样的登录认证的安全性的脆弱性从以前开始就成为问题。对此,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便携信息终端:预先通过多个压力传感器获取进行本人认证时的用户握着的便携信息终端的位置并存储,在进行了本人认证之后如果在用户抓握的位置上产生一定以上的变化,则使接受用户输入的服务的提供所需要的数据无效,取消已经进行的本人认证的有效性。因此,即便是进行本人认证,并且正在进行接受服务的提供所需要的数据的输入的中途遇到该便携信息终端的失盗等,在从用户的手离开的时刻,本人认证以及用户输入的数据变为无效。这样,在本人认证变为无效之后,为了接受服务的提供,需要再次本人认证,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第三者的非法使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1-1428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便携信息终端根据其使用状况,用户的抓握方法有时大不相同。例如,用户起动游戏应用打游戏时的抓握方法、用户创建邮件要发送时的抓握方法、用户通话时的抓握方法等,根据便携信息终端的使用状况,用户的抓握方法有时大不相同。专利文献1没有设想如下情况:在用户使用便携信息终端要接受某些服务提供的情况下,以执行基于抓握特征的本人认证为前提,无论是便携信息终端处于什么样的使用状况时,都能进行基于抓握特征的本人认证。因此,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便携信息终端中,无法在各种使用状况下,进行基于抓握特征的本人认证。因此,考虑将便携信息终端的使用状况分类为几个模式。该模式是根据例如邮件模式、应用模式、浏览器模式等内置于便携信息终端的应用的起动状况而分类的性质的模式。例如在照相机模式和邮件模式中抓握方法大不相同等,假设在模式间的抓握特征未必相似。但是,例如在邮件模式内创建邮件时,发送接收邮件时的抓握特征的不同点也至少相似等,假设在同一模式内的抓握特征类似。这样,以在模式内抓握特征稳定且一致的方式预先对便携信息终端定义几个模式,按每个模式预先学习本人认证所需要的本人认证模板。在本人认证时,在预先确定的定时(例如指定的操作键被按下的瞬间等),获取抓握特征的样本(例如来自多个压力传感器元件的检测输出的组,以下称为抓握特征样本),如果假设与各模式的本人认证模板对照来进行本人认证,则在各种使用状况下都能进行本人认证,并能够解决前述问题。
但是,在按照每个模式获取抓握特征样本,按照每个模式对本人认证模板进行学习时,为了得到精度好的本人认证模板,对每个模式需要相当量的抓握特征样本。虽然为了得到相当量的抓握特征样本可设置学习期间,但是,在学习期间中,用户经常使用某模式,而另一方面对某模式而言,使用频度少等,对于每个模式在抓握特征样本的获取数方面有时产生不均匀。此时,有时产生对于某模式而言,本人认证模板虽然具有足够的精度,但是对于其他某模式而言,无法得到满足足够的精度的本人认证模板这样的状况,因此,产生在短期间的学习中,无法进行具有足够的精度的本人认证这样的问题。因此,本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在各种使用状况(模式)中使用抓握特征进行本人认证行的情况下,都能够在短期间的学习中对于每个使用状况(模式)学习精度高的本人认证模板的移动信息终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NTT都科摩,未经株式会社NTT都科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066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