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80006583.8 | 申请日: | 2012-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9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寿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精机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2F1/1345;H05K7/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幸商标专利事务所 11216 | 代理人: | 刘激扬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显示元件连接于电路基板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提出了多种具有带导线端子的液晶显示元件的液晶显示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元件,该液晶显示元件具有多个导线端子;电路基板,该电路基板连接于该液晶显示元件的导线端子;外壳,该外壳保持上述液晶显示元件。液晶显示元件的导线端子穿过电路基板的导线孔,并通过焊接而电连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2318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存在下述问题,外壳被定位于电路基板的场合,由于电路基板与外壳的热膨胀率的差异,导致液晶显示元件的导线端子连接于电路基板的焊锡产生破损,液晶显示元件与电路基板的电连接被断开,有液晶显示元件无法正常地显示的危险。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能够降低连接液晶显示元件的导线端子的焊锡产生破损的可能性。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元件10、20,该显示元件10、20具有导线端子12、22、13;电路基板30,该电路基板30与上述导线端子12、22、13电连接;外壳40,该外壳40收容上述显示元件10、20;导线引导部50、60,该导线引导部50、60具有使上述导线端子12、22、13穿过的通孔52、62,其中,上述导线引导部50、60具有定位于上述电路基板30的定位部51、61和与上述外壳连接的弹性支持部53、63。
另外,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元件10、20,该显示元件10、20具有导线端子12、22、13;电路基板30,该电路基板30与上述导线端子12、22、13电连接;外壳40,该外壳40收容上述显示元件10、20;导线引导部50、60,该导线引导部50、60具有使上述导线端子12、22、13穿过的通孔52、62,其中,上述外壳40具有定位于上述电路基板30的第1定位部43,并且上述导线引导部50、60具有定位于上述电路基板30的第2定位部51、61和与上述外壳40连接的弹性支持部53、63。
另外,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上述显示元件10、20具有液晶显示面板11、21。
另外,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具有发光元件70、80,其装载于上述电路基板30,透射照明上述液晶显示面板11、21。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降低由于电路基板与外壳的热膨胀率的差异而导致的显示元件与电路基板的电连接被断开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的剖面图;
图2为表示同上实施形态的放大剖面图;
图3为表示同上实施形态的剖面图;
图4为表示同上实施形态的剖面图;
图5为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的剖面图;
图6为表示同上实施形态的重点部分的放大剖面图;
图7为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形态的主视图;
图8为表示同上实施形态的立体图;
图9为表示同上实施形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图1至图4为表示第1实施形态的附图。
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元件10、20;电路基板30;外壳40;导线引导部50、60;发光元件70、80。
液晶显示元件10、20分别具有液晶显示面板11、21和多个导线端子12、22。液晶显示面板11、21将偏光部件贴于液晶盒的前后两面,该液晶盒将NVA液晶封于一对透光性基板。导线端子12、22由金属构成,其一端电连接于电路基板30。导线端子12、22的另一端呈コ形状,夹持液晶显示面板11、21并电连接。
电路基板30由在环氧玻璃类基材上施加配线图案的硬质配线板构成,装载有发光元件70、80等。电路基板30上形成有定位孔31、32、33及导线孔34、35。电路基板30的定位孔31形成于中央部,对外壳40进行定位。定位孔31由从正面看呈圆形的通孔构成,下述突出部插入其中。
定位孔32、33分别对导线引导部50、60进行定位。液晶显示元件10、20的导线端子12、22穿过导线孔34、35。液晶显示元件10、20的导线端子12、22通过焊锡90与电路基板30的后面的配线图案电连接。电路基板30通过弹性卡扣片(图中未示出)卡扣于外壳40的后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精机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精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065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作程序的自动生成程序及装置
- 下一篇:分析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