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交换器及空调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05244.8 | 申请日: | 2012-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34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神藤正宪;织谷好男;吉冈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8F1/32 | 分类号: | F28F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空调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扁平管和翅片并使在扁平管内流动的流体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以及包括该热交换器的空调机,特别是涉及一种保持热交换器的翅片间隔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包括扁平管和翅片的热交换器已为人所知。例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热交换器构成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多根扁平管彼此保持规定间隔地上下排列,板状翅片彼此保持规定间隔地排列在扁平管的延伸方向上。并且,边与所述翅片接触边流动的空气与在扁平管内流动的流体进行热交换。
在所述热交换器中,在所述翅片的扁平管的插入部形成有翅片翻边(fin collar),利用该翅片翻边使翅片之间保持规定间隔。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2010-0540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现有热交换器中,翅片翻边是使与供扁平管插入的翅片的管插入部相对应的部分折弯而形成的。
不过,若所述扁平管较薄,则翅片的管插入部的宽度也会较窄,从而就会存在下述问题,即:仅使与翅片的管插入部相对应的部分折弯,无法形成高度符合翅片间隔要求的翅片翻边。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发明出来的,其目的在于:能够使多个翅片之间保持为规定间隔。
-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的发明涉及一种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包括:侧面相向地平行设置的多根扁平管33和多个翅片36,该翅片36形成为沿着该扁平管33的排列方向延伸的板状,并具有供各根所述扁平管33沿正交方向插入的缺口部45。并且,第一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翅片36包括板状翅片主体36a、和与所述扁平管33接触且用以安装该扁平管33的安装部36b,所述翅片主体36a包括板状主体部36c和多个隔板48,该隔板48是将所述翅片主体36a的一部分折弯起来而形成的,与所述主体部36c相连且保持各个所述翅片36之间的间隔。
在所述第一方面的发明中,因为隔板48是通过将翅片主体36a的一部分折弯起来而形成的,所以能够充分确保隔板48的高度,使得各个翅片36之间的间隔成为规定间隔。
第二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一方面的发明所涉及的热交换器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主体36a包括供扁平管33插入的插入区域40、和与该插入区域40的空气流动方向上的一端相连且将所述插入区域40连接起来的延伸区域41,所述隔板48形成在所述插入区域40和所述延伸区域41两者上。
在所述第二方面的发明中,因为隔板48形成在插入区域40和延伸区域41上,所以使得各个翅片36之间的间隔成为规定间隔。
第三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二方面的发明所涉及的热交换器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36形成为使空气从所述插入区域40朝着所述延伸区域41流动,所述延伸区域41的隔板48设置在所述插入区域40的隔板48的下风一侧的正后方。
在所述第三方面的发明中,因为所述延伸区域41的隔板48位于所述插入区域40的隔板48的下风一侧的正后方,所以所述延伸区域41的隔板48对空气流的影响较小,空气流所受到的阻碍较小。
第四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二方面的发明所涉及的热交换器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36形成为使空气从所述插入区域40朝着所述延伸区域41流动,所述延伸区域41的隔板48设置在所述扁平管33的后方。
在所述第四方面的发明中,因为隔板48位于扁平管33后方的死水区域,所以空气流不会受到阻碍。
第五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二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发明所涉及的热交换器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区域40的隔板48具有自所述翅片主体36a开始折弯成直角的平板状隔板主体48a,所述隔板48形成为:相对于空气流斜着倾斜。
在所述第五方面的发明中,因为隔板48相对于空气流倾斜,所以空气阻力得以降低。
第六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三或第四方面的发明所涉及的热交换器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48是将翅片主体36a的一部分切出立起而形成的。
在所述第六方面的发明中,因为是将翅片主体36a的一部分切出立起而形成隔板48的,所以无需另外采用其它部件等就能够形成隔板48。
第七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所述第六方面的发明所涉及的热交换器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区域40的隔板48从上风一侧朝着下风一侧切出立起,所述延伸区域41的隔板48从下风一侧朝着上风一侧切出立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052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