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污性物品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80005196.2 | 申请日: | 201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8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佐藤阳平;滨口滋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央硝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32B27/00 | 分类号: | B32B27/00;B05D5/00;B08B17/02;C09K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污 物品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易附着污染物质、另外容易去除所附着的污染物质、并且不易附着灰尘等的物品及其制法。
背景技术
金属、玻璃、塑料、陶瓷器等基材被通用作汽车部件、家庭用品、家电制品、办公自动化设备。这些基材表面经常附着因雨等形成的水滴或水锈、漂浮的垃圾或烟油子等油状物质、因人手形成的指纹或皮脂等而产生污染,因此,要求不易附着这些污物、进而一旦附着污物也可以容易地去除的防污性的功能。
为了表现出这种防污功能,迄今提出了很多方法。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包含具有全氟烷基醚基的化合物的防污剂组合物。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基材表面形成有拒水性、防污性和耐久性优异的以具有全氟聚醚基的烷氧基硅烷化合物作为主要成分的处理膜的拒水处理玻璃。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对油状污染物质的防污性优异、特别是对指纹的防污性优异的含氟聚合物和在基材表面形成有该聚合物层的防污性基材。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耐久性、防污性、特别是指纹擦拭性优异的全氟聚醚基改性硅烷、和以该全氟聚醚基改性硅烷作为主要成分的表面处理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3407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092177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98/49218号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3-2385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如上述专利文献所述,在基材表面形成表现出防污性功能的层(以下记载为防污层)时,作为构成该防污层的材料,大多使用拒水拒油性高的含氟化合物、形成0.1nm~100μm左右的防污层。
实际上,专利文献4记载的全氟聚醚基改性硅烷等的固化缩合覆膜作为防污层时,表现出良好的防污性。然而,对于尘土或灰尘等微细垃圾(以下仅记载为“微细物质”)的附着防止、所附着的微细物质的去除而言难以说是充分的,另外,该微细物质大量附着时,有时对指纹等皮脂污物、食品油、化妆品污物这类油状污染物质的防污性、污物去除性降低(参照后述的比较例)。例如镜子、显示器、室内外的窗户等由于表面经常暴露于外部等使用防污性物品的环境,而存在在短时间内大量接触微细物质的可能性,因微细物质的存在而引起防污性能的降低是非常大的问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不易附着微细物质、另外所附着的微细物质的去除性优异、并且即使附着微细物质也表现出良好的防污性、污物去除性的防污性物品及其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地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形成于基材表面的固化缩合覆膜的单位面积的氟量(氟浓度)处于特定的范围内,能够解决上述课题、得到优异的防污性。
即,本发明为一种防污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其在基材表面具有通式[1]所示的含全氟聚醚基硅烷的固化缩合覆膜,该固化缩合覆膜的氟浓度为0.2~2.0μg/cm2,
式[1]中,W表示氟原子或下式结构所示的取代基;
X表示式:-(O)g-(CF2)h-(CH2)i-(OC2F4)j-所示的基团,其中,g、h、i和j各自独立地表示0~50的整数,并且g与h之和为1以上,用括号括起来的各重复单元的存在顺序在式中是任意的;Y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5的低级烷基;Z表示选自由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异丙氧基、丁氧基等烷氧基,氯基,氨基和异氰酸酯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能够水解的官能团;R表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V表示氧或二价有机基团;a表示0~50的整数;b表示1~200的整数;c表示1~3的整数;d表示1~10的整数;e表示0~4的整数;e’表示0或1的整数;f表示0~5的整数;k表示0~5的整数;l表示0或1的整数;m和n各自独立地为0~50的整数,并且m与n之和为1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央硝子株式会社,未经中央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051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