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镁化合物以改善固化硅橡胶的耐水性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04900.2 | 申请日: | 201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8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长谷川知一郎;森田好次 | 申请(专利权)人: | 道康宁东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83/04 | 分类号: | C08L83/04;C08K3/22;C08K3/26;C08K3/36;C08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高瑜;郑霞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化合物 改善 固化 硅橡胶 耐水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各种与水接触而使用的水循环构件的可固化硅橡胶组合物、以及该组合物的固化物即耐水固化硅橡胶及其利用。
本申请依据于2011年1月20日向日本国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特愿2011-009673号主张优先权,并在此处援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硅橡胶产品因其具有对食品和饮料的低污染性和较好的耐热性而广泛应用于食品领域。此外,近年来普及的利用夜间电力的热水器用途等中,硅橡胶构件与温水或热水接触的用途也正在增加。
自来水等用于食品和饮料的水中,含有主要用来杀菌的氯化物离子(氯离子)。该氯化物离子主要作为次氯酸钠而添加到水中,其将会导致与该水长时间接触的硅橡胶构件的水密性降低。
日本专利特开平6-200080号公报中,提出了一种通过在硅橡胶构件中掺合铝碳酸镁来提高硅橡胶构件的水密性的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6-200080号公报
发明的概要
发明拟解决的问题
但是发现,与自来水等含有氯化物离子的水接触而使用的软管、垫片等硅橡胶制构件在长期使用后,有时会出现白化等外观不良,或者抗高温蒸汽强度不足的现象。这种问题在温水特别是40℃以上的温水时比较明显,例如在水壶、热水器等的硅橡胶制阀门、软管、垫片、接头或者用于移送饮料和食品等的移送管上,容易发生白化等外观不良。即使在硅橡胶构件中掺合铝碳酸镁,也不能防止这种外观不良的发生。
根据推测,上述外观不良和强度不足可能是由于硅氧烷键被水中的氯化物离子裂解所引起的。但是,除了一部分天然水以外,很难使水中不含氯元素,因此需要对硅橡胶产品进行改良。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与水接触而使用的硅橡胶构件具有良好的耐水性,防止或减少白化等外观不良或者抗高温蒸汽强度不足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一种用于水循环构件的可固化硅橡胶组合物来实现,该可固化硅橡胶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含有从氧化镁、氢氧化镁和碳酸镁所组成的组中选出的至少1种镁化合物。
以组合物的总重量(质量)为基准,所述镁化合物的混合量优选为0.01重量(质量)%以上。
所述镁化合物的平均粒径优选为10μm以下。
所述镁化合物经过表面处理也可。
所述可固化硅橡胶组合物优选还含有二氧化硅微粒。
以组合物的总重量(质量)为基准,所述二氧化硅微粒的混合量优选为2重量(质量)%以上。
所述二氧化硅微粒的BET比表面积可以是30~400m2/g。
所述二氧化硅微粒可以是干式二氧化硅、湿式法二氧化硅或它们的混合物。
所述可固化硅橡胶组合物可以是氢化硅烷化反应固化型或过氧化物固化型中的任一种。
本发明中的“水循环构件”是指与水接触而使用的构件,可以用于清洗装置、管道、游泳池和自来水设备等,可以以使用热水或者水蒸汽等的饮料和食品用途为对象,或者也可以以医疗用途为对象。“水循环构件”可以是例如阀门、软管、管、垫片、密封垫或接头。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通过使上述可固化硅橡胶组合物固化而获得的、与水接触而使用的耐水固化硅橡胶。
所述水的温度可以是25℃~100℃。
所述水可含有氯化物离子。
所述氯化物离子浓度可以是1ppm以上。
所述水可以是自来水。
所述耐水固化硅橡胶可以用于水循环构件。
所述耐水固化硅橡胶可通过使含有从氧化镁、氢氧化镁和碳酸镁所组成的组中选出的至少1种镁化合物的可固化硅橡胶组合物固化来制成。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改善固化硅橡胶的耐水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所述固化硅橡胶中存在从氧化镁、氢氧化镁和碳酸镁所组成的组中选出的至少1种镁化合物。
本发明还涉及从氧化镁、氢氧化镁和碳酸镁所组成的组中选出的至少1种镁化合物用于改善固化硅橡胶的耐水性的用途。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固化硅橡胶耐水性改善剂,其由从氧化镁、氢氧化镁和碳酸镁所组成的组中选出的至少1种镁化合物组成。
本发明还涉及为改善固化硅橡胶的耐水性而使用的、从氧化镁、氢氧化镁和碳酸镁所组成的组中选出的至少1种镁化合物。
发明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道康宁东丽株式会社,未经道康宁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049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碳五分离含环戊二烯的原料储罐
- 下一篇:激光回馈干涉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