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成型体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以及通过该方法制造的预成型体有效
| 申请号: | 201280004519.6 | 申请日: | 2012-0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8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 发明(设计)人: | 樋野丰和;山崎真明;木部隆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29B11/16 | 分类号: | B29B11/16;B29B1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王大方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 制造 装置 方法 以及 通过 | ||
1.一种预成型体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造装置将附着有以热塑性树脂作为主成分的固着材料的增强纤维基材多片层叠而成的层叠体,利用由彼此相对的第一模、第二模构成的赋形模通过加热赋形为规定形状,由此制造用于RTM成型的预成型体,
仅在第一模中设置加热机构,并且第二模的至少与所述增强纤维基材接触的接触面由导热率低于第一模的材料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成型体的制造装置,其中,所述接触面由导热率为0.01W/m·K以上且10W/m·K以下的材料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成型体的制造装置,其中,所述接触面由至少具有5mm厚度的非金属材料形成。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预成型体的制造装置,其中,第一模由金属材料形成。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预成型体的制造装置,其中,第二模由分开模构成。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预成型体的制造装置,其中,所述固着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50~80℃的范围内。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预成型体的制造装置,其中,所述增强纤维基材由碳纤维基材构成。
8.一种预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造方法通过如下方式制造用于RTM成型的预成型体:将附着有以热塑性树脂作为主成分的固着材料的增强纤维基材多片层叠而成的层叠体,利用由彼此相对的第一模、第二模构成的赋形模,通过加压赋形为规定形状,同时通过加热使存在于增强纤维基材之间的所述固着材料熔融,熔融后进行冷却,由此,使所述固着材料固化,使增强纤维基材之间粘合,保持赋形形状,
在所述加热中,仅从第一模进行加热,同时使第二模的至少与所述增强纤维基材接触的接触面由导热率低于第一模的材料形成,抑制向第二模侧的导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预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接触面由导热率为0.01W/m·K以上且10W/m·K以下的材料形成。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预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接触面由至少具有5mm厚度的非金属材料形成。
11.如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预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其中,第一模由金属材料形成。
12.如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预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其它的模由分开模构成。
13.如权利要求8~12中任一项所述的预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固着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50~80℃的范围内。
14.如权利要求8~13中任一项所述的预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冷却中,在保持对所述层叠体加压的状态下进行冷却。
15.如权利要求8~14中任一项所述的预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增强纤维基材由碳纤维基材构成。
16.一种预成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成型体用于RTM成型,通过如下方式进行制造:将附着有以热塑性树脂作为主成分的固着材料的增强纤维基材多片层叠而成的层叠体,利用由彼此相对的第一模、第二模构成的赋形模,通过加压赋形为规定形状,同时通过加热使存在于增强纤维基材之间的所述固着材料熔融,熔融后进行冷却,由此,使所述固着材料固化,使增强纤维基材之间粘合,保持赋形形状,在所述加热中,仅从第一模进行加热,并且使第二模的至少与所述增强纤维基材接触的接触面由导热率低于第一模的材料形成,抑制向第二模侧的导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0451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