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生产基于拟层状硅酸盐的复合物的方法及复合物作为用于聚合物材料的填料的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04489.9 | 申请日: | 2012-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7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J·桑塔伦罗梅;E·阿吉拉尔迭斯;A·埃斯特万库维略;A·阿尔瓦雷斯贝伦格;E·贝尼托卡诺;N·加西亚加西亚;J·古斯曼佩洛特;P·廷布洛马格罗 | 申请(专利权)人: | 托尔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3/26 | 分类号: | C01B33/26;C08K3/34;C08K9/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柳冀 |
地址: | 西班牙*** | 国省代码: | 西班牙;E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生产 基于 层状 硅酸盐 复合物 方法 作为 聚合物 材料 填料 用途 | ||
1.用于生产包含拟层状硅酸盐的复合物的方法,所述拟层状硅酸盐是至少一种坡缕石-海泡石族粘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至少下列步骤:
-将至少一种粘土的微纤维束在水中脱纤化,以形成独立化的微纤维;
-将脱纤化的粘土分散于有机或者无机液体溶剂中,直到形成稳定的粘土凝胶;
-向分散体中添加至少一种粘土表面的改性剂;
-借助于固液分离方法和/或干燥分离方法从粘土分散体中去除溶剂;和
-将最终复合物解聚集,直到获得粉末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种粘土选自:海泡石、绿坡缕石或者它们的组合,海泡石矿物、绿坡缕石矿物和这两种矿物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拟层状硅酸盐是流变级产品。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拟层状硅酸盐具有高于50%浓度的至少一种所述粘土。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拟层状硅酸盐包含金属颗粒。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所述金属颗粒选自V、Cr、Mn、Fe、Co、Ni、Cu和Sn。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拟层状硅酸盐包含氧化物颗粒。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所述氧化物颗粒选自Y、Ti、V、Cr、Mn、Fe、Co、Cu、Zn、Al、Sn和Sb。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同时进行粘土在液体溶剂中的分散和至少一种改性剂的添加,所述液体包含至少一种改性剂。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中同时进行粘土脱纤化、粘土在液体溶剂中的分散和至少一种改性剂的添加。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同时进行溶剂的去除和最终复合物的解聚集。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粘土在水中的脱纤化借助于机械处理、化学处理或者其组合进行。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机械处理包括将拟层状硅酸盐分散在水中以及湿研磨分散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湿研磨分散体采用选自以下的装置进行:冲击研磨机、高剪切分散设备、高剪切强力混合机和涡轮式混合机。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方法,其中当使用冲击研磨机或高剪切分散设备时,所述粘土以0.5%-20%范围的浓度分散在水中,研磨以15m/s-120m/s的圆周速率进行,包括两个端点。
16.根据权利要求14的方法,其中当使用强力混合机或涡轮式混合机时,所述粘土以20%-45%范围的浓度分散在水中,研磨处理持续5-60分钟,包括两个端点。
17.根据权利要求12-16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使用至少一种分散剂进行化学处理。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种分散剂选自:无机聚电解质、膦酸衍生物、次膦酸衍生物和碱。
19.根据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将所述至少一种粘土脱纤化,直至获得小于15微米的粒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在脱纤化步骤之后和在液体溶剂中的分散步骤之前,将所述至少一种脱纤化的粘土干燥和研蘑。
21.根据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在脱纤化步骤之后和在液体溶剂中的分散步骤之前,将所述至少一种脱纤化的粘土进行分级,以将粘土级分分离成独立化的纤维的聚集体。
22.根据权利要求21的方法,其中在分级之后,使脱纤化的粘土经历固/液分离步骤、干燥步骤和研磨步骤。
23.根据权利要求21的方法,其中在分级之后,使脱纤化的粘土同时经历干燥步骤和研磨步骤。
24.根据权利要求1-23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包括在采用改性剂改性粘土之前热处理所述粘土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托尔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托尔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0448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