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异构网络移动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80004187.1 | 申请日: | 2012-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3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陈义昇;徐家俊;波·乔·麦可·康森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36/04 | 分类号: | H04W36/04;H04W16/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慧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1 | 代理人: | 于淼;杨颖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移动性 方法 | ||
1.一种方法,包括:
由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用户装置接收测量配置信息,其中该测量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时间触发值和第二时间触发值,其中,该第一时间触发值对应于用于一个载波频率的第一类别的多个小区;该第二时间触发值对应于用于该相同载波频率的第二类别的多个小区;
由该用户装置根据该测量配置信息对小区执行测量;以及
如果所测量的该小区属于该第一类别,则应用该第一时间触发值,且如果所测量的该小区属于该第二类别,则应用该第二时间触发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该第一小区类别的第一测量对象中包括该第一时间触发值,且用于该第二小区类别的第二测量对象中包括该第二时间触发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测量对象用于多个宏小区,且该第二测量对象用于多个微微型小区。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测量对象包括一或多个共同的测量参数,且其中,该一或多个共同的测量参数用于该第二小区类别,而该第二测量对象中不包括该一或多个共同的测量参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测量对象中包括该第一时间触发值和该第二时间触发值,且其中将该第一时间触发值附加至物理小区识别码范围信息,其中,该物理小区识别码范围信息指示该第一小区类别。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该第一时间触发值附加至属于多个宏小区的多个物理小区识别码,且将该第二时间触发值附加至属于多个微微型小区的多个物理小区识别码。
7.一种用户装置,包括:
无线射频模块,该无线频率模块接收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测量配置信息,其中,该测量配置信息包括第一时间触发值和第二时间触发值,其中,该第一时间触发值对应于用于一个载波频率的第一类别的多个小区;该第二时间触发值对应于用于该相同载波频率的第二类别的多个小区;
测量模块,该测量模块根据该测量配置信息对小区执行测量;以及
移动管理模块,如果所测量的该小区属于该第一类别,该移动管理模块应用该第一时间触发值,且如果所测量的该小区属于该第二类别,该移动管理模块应用该第二时间触发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户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该第一小区类别的第一测量对象中包括该第一时间触发值,且用于该第二小区类别的第二测量对象中包括该第二时间触发值。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户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测量对象包括一或多个共同测量参数,且其中,该一或多个共同测量参数用于该第二小区类别,而该第二测量对象中不包括该一或多个共同测量参数。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装置,其特征在于,测量对象中包括该第一时间触发值和该第二时间触发值,且其中将该第一时间触发值附加至物理小区识别码范围信息,其中,该物理小区识别码范围信息指示该第一小区类别。
11.一种方法,包括:
由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用户装置执行至/自多个小区的多个切换操作;
存储该多个切换操作的切换统计信息,其中,该切换统计信息包括由于该多个切换操作而导致的至/自该多个小区的小区改变的多个切换小区计数;以及
根据该多个切换小区计数执行移动状态估计,其中,由权重因子应用该多个切换小区计数中的每一个小区计数,其中,该权重因子反应对应小区的小区大小,且该用户装置自/至该对应小区执行切换。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权重因子至少根据该对应小区的最大传输上行链路功率。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权重因子至少根据该对应小区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的传输功率。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广播或单播消息中获取每个小区大小的该权重因子。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第一小区大小的第一权重因子小于反应第二小区大小的第二权重因子,且其中,该第一小区大小小于该第二小区大小。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更包括:
从基站接收时间触发值;以及
如果运动估计结果指示用户装置的高移动性,则缩小该时间触发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0418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裹式防事故课桌装置
- 下一篇: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电解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