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否启动判定装置以及可否启动判定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80003922.7 | 申请日: | 201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9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光山泰司;佐藤悦藏 | 申请(专利权)人: |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古河AS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16/04 | 分类号: | B60R16/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益华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8 | 代理人: | 李烨;赵飞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否 启动 判定 装置 以及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否启动判定装置以及可否启动判定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通过存储于二次电池的电力驱动启动马达而启动发动机的例如汽车等,非常重要的是知道在停止发动机时,或者,在停止后,下次能否再次启动发动机。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计测驱动启动马达时的二次电池的电压,求得最先极小值,计算该最先极小值的平方值,平方值在指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判定为发动机能够启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470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即,因为是在发动机启动时进行判定,所以从发动机启动开始随着时间经过,由于例如温度等环境变换或者由于二次电池的自放电使状况变化,从而存在判定无效的情况。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即使是在从过去的发动机启动开始经过了指定时间的情况下,也能够正确地判断发动机可否启动的可否启动判定装置以及可否启动判定方法。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是可否启动判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判定是否能够由存储于二次电池的电力驱动启动马达而启动发动机,包含:动态内部阻抗测定单元,测定作为由所述启动马达启动所述发动机期间的所述二次电池的内部阻抗的动态内部阻抗,静态内部阻抗测定单元,测定作为所述发动机停止时的所述二次电池的内部阻抗的静态内部阻抗,判定单元,根据由在过去的所述发动机启动时前后由所述静态内部阻抗测定单元测定的第一静态内部阻抗与从现时刻起指定时间内由所述静态内部阻抗测定单元测定的第二静态内部阻抗的比,和所述过去的所述发动机启动时由所述动态内部阻抗测定单元测定的所述动态内部阻抗的积而得到的值,判定所述发动机可否由所述二次电池启动。
根据如此构成,即使是在从过去的发动机启动起经过了指定时间的情况,也能够正确地判定发动机可否启动。
另外,其它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明的基础上,所述动态内部阻抗测定单元,基于由所述启动马达启动所述发动机期间的所述二次电池的电压和电流测定所述动态内部阻抗,所述静态内部阻抗测定单元,基于使所述二次电池间歇性地放电时的电压和电流测定所述静态内部阻抗。
根据如此构成,能够正确地求得动态内部阻抗以及静态内部阻抗。
另外,其它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明的基础上,所述动态内部阻抗测定单元,在从所述启动马达的旋转开始经过指定时间后,测定所述动态内部阻抗。
根据如此构成,能够进一步高精度地判定发动机可否启动。
另外,其它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明的基础上,所述判定单元,根据基于由所述动态内部阻抗测定单元以及所述静态内部阻抗测定单元测定时的温度,对所述动态内部阻抗以及所述第一静态内部阻抗的值进行校正而得的值,判定所述发动机可否启动。
根据如此构成,能够降低温度的影响,正确地判定可否启动。
另外,其它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明的基础上,所述判定单元,基于由所述第一以及第二静态内部阻抗的比和所述动态内部阻抗的积得到的值,推定所述发动机启动时的所述二次电池的电压或者电流,在该推定的电压或者电流大于指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为所述发动机能够启动。
根据如此构成,可通过电流或者电压与阈值的关系,正确并且简单地判定可否启动。
另外,其它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明的基础上,所述判定单元,将所述二次电池在发动机启动前的电压或者稳定开路电压作为Vb2,将所述过去的所述发动机启动时的流过所述二次电池的电流作为I1,将所述动态内部阻抗作为Zc1,将所述第一以及第二静态内部阻抗分别作为Z1、Z2的情况下,在由以下的公式求得的发动机启动时的所述二次电池的电压预测值V2大于指定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为能够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古河AS株式会社,未经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古河AS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039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