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摸屏板的引线电极有效
| 申请号: | 201280002663.6 | 申请日: | 2012-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19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敬铉;崔亨培;柳盛进;朴纪垣 | 申请(专利权)人: | 未来奈米科技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许向彤;陈英俊 |
| 地址: | 韩国忠***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触摸屏 引线 电极 | ||
1.一种触摸屏板的引线电极,用于将所述触摸屏板的信号感测图形所感测到的触摸信号传输至外部驱动电路,所述引线电极形成在基板上并包括至少一个弯曲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电极,其中,所述引线电极包括在所述基板上的树脂层的沟槽内的导电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线电极,其中,在所述沟槽的内表面上形成多个精细突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线电极,其中,所述沟槽内的树脂层的一些部分突出,从而形成所述精细突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电极,其中,所述触摸屏板的引线电极包括:
与所述信号感测图形电连接的接触部;
与所述外部驱动电路电连接的键合部;以及
用于使所述接触部和所述键合部相互连接的信号传输部,所述信号传输部包括所述弯曲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引线电极,其中,所述键合部的线宽大于所述信号传输部的线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引线电极,其中,所述接触部、键合部和信号传输部通过在所述基板上形成树脂层、在所述树脂层上形成沟槽以及使用导电材料填充所述沟槽而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引线电极,其中,多个精细突起形成在所述接触部、键合部和信号传输部的至少一个沟槽的内表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引线电极,其中,所述沟槽内的树脂层的一些部分突出,从而形成所述精细突起。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引线电极,其中,所述键合部的沟槽的内表面上的精细突起的水平截面积大于所述信号传输部的沟槽的内表面上的精细突起的水平截面积。
11.一种触摸屏板的引线电极,用于将所述触摸屏板的信号感测图形所感测到的触摸信号传输至外部驱动电路,所述引线电极包括在基板上的树脂层的沟槽内的导电材料,其中,在所述沟槽的内表面上形成多个精细突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引线电极,其中,所述沟槽内的树脂层的一些部分突出,从而形成所述精细突起。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引线电极,其中,所述触摸屏板的引线电极包括:
与所述信号感测图形电连接的接触部;
与所述外部驱动电路电连接的键合部,所述键合部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精细突起;以及
用于使所述接触部和所述键合部相互连接的信号传输部,所述信号传输部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精细突起。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引线电极,其中,所述键合部的线宽大于所述信号传输部的线宽,而且所述键合部的精细突起的水平截面积大于所述信号传输部的精细突起的水平截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未来奈米科技股有限公司,未经未来奈米科技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0266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晶硅光学薄膜折射率调节方法
- 下一篇:噻菌灵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