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80002565.2 | 申请日: | 2012-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75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 发明(设计)人: | 胡峰;王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24/10 | 分类号: | H04W24/1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方法,包括:计算时隙的信干比;判断所述信干比是否达到预设阈值;若是,则通知基站所述时隙内有数据发送。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采用本发明,可实现对CPC不发送数据期间的时隙内的数据进行检测,确保通信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的永久在线(Continuous Connectivity for Packet Data,简称CPC)中引入了上行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简称DPCCH)的非连续传输,实现数据发送、不发送、发送的循环。在这个非连续传输的过程中,DPCCH总是按照预定义模式来发送数据,同时基站根据预定义模式进行功控调节,以保证通信系统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但是随着智能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的迅速兴起,用户可能在预定义模式下CPC不发送数据的期间发起时间短数据小的业务如网页浏览等,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并不会针对CPC不发送数据期间的时隙内的数据进行检测,此时基站并不知道有数据的发送,因此无法做到实时的功控调节。尤其在衰落信道下,无功控调节有可能对通信系统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造成不利影响,导致通信系统的性能下降,最终影响用户的业务体验。因此,如何检测CPC不发送数据期间的时隙内的数据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方法及装置,可实现对CPC不发送数据期间的时隙内的数据进行检测,确保通信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检测方法,可包括:
计算时隙的信干比;
判断所述信干比是否达到预设阈值;
若是,则通知基站所述时隙内有数据发送。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计算时隙的信干比,可包括:
对时隙内的符号作最大比合并处理,得到最大比合并后的符号;
根据所述最大比合并后的符号及所述时隙内使用的导频数计算所述时隙内的导频符号的平均幅度;
根据所述导频符号的平均幅度及所述时隙内的平均噪声能量,计算所述时隙的信干比。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时隙内的符号作最大比合并处理,得到最大比合并后的符号,可通过如下公式计算:
其中,yi为最大比合并后的符号,hl,i为第1条接收路径上的第i个符号的衰落因子,xi为发送端发送的第i个原始信号,nl,i为第1条接收路径上的第i个符号上叠加的复高斯白噪声,为中频噪声能量。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最大比合并后的符号及所述时隙内使用的导频数计算所述时隙内的导频符号的平均幅度,可通过如下公式计算:
其中,m为所述时隙内的导频符号的平均幅度,yi为所述最大比合并后的符号,N为所述时隙内使用的导频数。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导频符号的平均幅度及所述时隙内的平均噪声能量,计算所述时隙的信干比,可通过如下公式计算:
其中,SIR为所述时隙的信干比,δ2为所述时隙内的平均噪声能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025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适应接入信道过载控制
- 下一篇:一种传输广播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