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FDD系统中多载波配置、用户设备接入方法及相应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80002403.9 | 申请日: | 2012-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95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 发明(设计)人: | 尚政;马雪利;贺传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72/04 | 分类号: | H04W72/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fdd 系统 载波 配置 用户 设备 接入 方法 相应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FDD中多载波配置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FDD系统中多载波配置装置、用户设备接入方法和装置。其中,所述多载波配置方法包括:将Nu个上行载波中的每一个载波分别与Nd个下行载波中的任意载波配对,Nu和Nd为正整数;将Nd个下行载波中至少一个参与配对的下行载波配置为第一类载波,第一类载波承载Nu个上行载波中至少一个上行载波的配置信息。采用本发明,可使FDD系统上、下行载波灵活配对,从而可根据通信系统在系统容量、系统开销、接入资源分配等方面的需求进行配对以满足相应的系统容量、系统开销或接入资源分配的需求;并且本发明中上、下行载波均可支持小带宽和窄带载波聚合,能有效利用GSM refarming频谱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FDD系统中多载波配置、用户设备接入方法及相应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的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FDD)系统,支持5兆带宽和多载波技术。而在多载波配置中,必须满足上、下行载波配对关系,即一个上行载波必须唯一对应到一个下行载波。用户设备的上行接入(包括获取同步、系统广播、控制信道等)依赖于相应的下行载波。
随着业务需求量的增大,对UMTS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更好的覆盖、更高的容量/速率、支持更多的连接数(如:机对机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业务)等。现有的多载波技术由于上下行载波一一配对导致系统开销较大,并且在支持更多的连接数方面存在一定瓶颈。此外,GSM的逐步退网,为UMTS系统提供了整合GSM频谱的机会,如何利用GSM refarming(重新分配)的频谱已经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FDD系统中多载波配置、用户设备接入方法及相应装置,能够解决现有FDD系统开销大,接入资源受限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频分双工系统中多载波配置方法,包括:
将Nu个上行载波中的每一个载波分别与Nd个下行载波中的任意载波配对,所述Nu和Nd为正整数;
将所述Nd个下行载波中至少一个参与配对的下行载波配置为第一类载波,所述第一类载波承载所述Nu个上行载波中至少一个上行载波的配置信息。
作为所述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至少一个上行载波的配置信息包含所述至少一个上行载波的频率,或者,还包含所述至少一个上行载波的带宽、信道配置、信号配置中的至少一种。
结合所述第一方面或所述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还提供了所述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类载波还承载所述至少一个上行载波的配对关系,所述至少一个上行载波包括如下配对关系:所述至少一个上行载波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类载波配对。
结合所述第一方面或所述第一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还提供了所述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Nd个下行载波中至少一个下行载波配置为第二类载波,其中,所述第二类载波包含业务信道和部分公共信道。
结合所述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还提供了所述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若所述第二类载波与所述至少一个上行载波中的至少一个配对,所述第二类载波包含捕获指示信道;或,若所述第二类载波没有与所述Nu个上行载波中的任何一个配对,所述第二类载波不包含捕获指示信道。
结合所述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还提供了所述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类载波还承载第二类载波中至少一个第二类载波的配置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024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