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在审
申请号: | 201280001892.6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9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桂丹;傅苗;邹品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02 | 分类号: | H04W2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陈蕾;许伟群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传输 方法 装置 终端 基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以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网络为例的蜂窝网络和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逐步融合,以便满足移动数据流量的增长。为了实现WLAN和蜂窝网络的互联互通,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The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作为制定并推广基于演进的GSM核心网络的3G标准的组织,提出了互联互通-无线局域网(Interworking-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I-WLAN)、互联网协议流的移动性和无缝WLAN分流(Internet Protocol Flow Mobility and seamless WLAN offload,IFOM)、接入网发现和选择功能单元(Access Network Discovery Support Functions,ANDSF)等WLAN网络与3GPP网络互联互通的标准。
以3GPP R10定义的ANDSF标准为例,ANDSF作为接入锚点实现智能选网,通过网络与终端的交互协同,实现网络接入的有效分流。ANDSF基于网络负荷、终端能力、用户签约情况等信息制定策略,可以帮助终端用户选择最佳接入的网络制式,实现多种接入方式的协同运营。现有技术中上述ANDSF通常部署在核心网侧,因此制定分流策略时,不会感知用户无线链路的状态和质量,不能实时根据用户无线链路的状态和质量进行动态分流。由此可知,现有在WLAN与3GPP融合的网络中传输数据时所采用的分流方式导致数据传输效率不高,难以有效利用网络传输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实时根据用户无线链路状态和质量进行动态的分流,导致数据传输质量不高,难以有效利用网络传输资源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应用在支持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网络和无线局域网WLAN网络的发射端设备上,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发送端设备获取经过无线链路控制RLC层处理的RLC数据包;
根据所述3GPP网络和WLAN网络的网络传输参数确定目标无线链路;
将所述RLC数据包分流到所述目标无线链路,以通过所述目标无线链路对应的空中接口将所述RLC数据包或对所述RLC数据包进行适配后的数据包传输到接收端设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3GPP网络和WLAN网络的网络传输参数确定目标无线链路,包括:
获取所述3GPP网络的第一网络传输参数,以及所述WLAN网络的第二网络传输参数;
比较所述第一网络传输参数和所述第二网络传输参数;
根据比较结果,当所述第一网络传输参数优于所述第二网络传输参数时,将所述3GPP网络的无线链路确定为目标无线链路,当所述第二网络传输参数优于所述第一网络传输参数时,将所述WLAN网络的无线链路确定为目标无线链路。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传输参数包括至少一种下述参数:无线链路质量参数、网络负荷参数、网络最大吞吐率参数。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RLC数据包分流到所述目标无线链路,包括:
当所述目标无线链路为3GPP网络的无线链路时,将所述RLC数据包发送到所述3GPP网络的无线链路;
当所述目标无线链路为WLAN网络的无线链路时,对所述RLC数据包进行适配,并将适配后的数据包传输到所述WLAN网络的无线链路。
结合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RLC数据包进行适配,包括:
获取所述RLC数据包的私有协议类型信息,以及所述接收端设备的地址;
为所述RLC数据包添加包头生成所述适配后的数据包,所述包头中包含所述私有协议类型信息,以及作为目的地址的所述接收端设备的地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018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抑制残余脂蛋白产生的方法
- 下一篇:功率半导体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