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稀释比可调的稀释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56016.1 | 申请日: | 2012-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6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杨松杰;陈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38 | 分类号: | G01N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5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稀释 可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稀释,特别涉及稀释比可调的稀释器。
背景技术
射流等比稀释器是一种利用射流原理来进行样气混合的器件,它可将高浓度的样气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稀释,而且混合比例恒定不变,不受样气端压力波动的影响。
传统的稀释器存在以下几个缺点:
1、稀释器的加工精度非常高(喷嘴和扩张孔的公差精度),最终的稀释比例是由零件的公差决定的,超出设计比例后只能通过更换不同公差的零件来达到预定比例。
2、因稀释比例不可调节,当样气浓度超出仪表的量程后,仪器就无法进行测量,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
3、每个稀释器的稀释比例都不同,更换器件时需要重新设计比例。
4、当需要变化稀释比例时,需要更换内部的喷嘴,工作量比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方案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稀释比例可调、生产一致性好、使用方便,可维护性好的稀释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稀释比可调的稀释器,所述稀释器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内部中空;
第一进口,所述第一进口设置在所述本体上,并与所述本体的内部连通;
管道,所述管道的出口端处于所述本体的内部,所述出口端的轴线与第一 进口的轴线的夹角大于零;所述管道和第一进口处于扩张孔的同一侧;
扩张孔,所述扩张孔设置在所述本体内;
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出口端与所述扩张孔间的距离;
出口,所述出口连通所述扩张孔。
根据上述的稀释器,可选地,所述稀释器进一步包括:
第二进口,所述第二进口设置在所述本体上,并与所述本体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一进口、第二进口处于所述扩张孔的同一侧。
根据上述的稀释器,优选地,所述出口端是空心锥体,所述空心锥体的中心轴线上设有通孔。
根据上述的稀释器,优选地,所述空心锥体内部是空腔锥台。
根据上述的稀释器,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是所述管道和本体上的螺纹。
根据上述的稀释器,可选地,所述稀释器进一步包括:
混合筒,所述混合筒设置在所述扩张孔的出口端。
根据上述的稀释器,可选地,所述稀释器进一步包括:
第二出口,所述第二出口连通所述扩张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零件加工精度大大降低,零件成本降。以往的稀释器都是不可调节的结构,稀释比是通过加工来保证的,不仅加工精度高,而且稀释比的离散性很大。
2、稀释比例可调节,可实现每个稀释器的比例是一致的,方便客户更换稀释器,更换后无需再次标定。
3、可在线调节,边调节边测定稀释比例,调节时无需拆卸任何管路。
4、当样气浓度超出仪表量程后,可通过调节稀释比,将样气浓度处于仪表的量程范围内。
5、通过调节稀释比,可使被测气体的浓度处于仪表的高精度区域,充分发 挥仪表的性能。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仅用于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稀释器的结构简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稀释器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和以下说明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方式以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施和再现本实用新型。为了教导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已简化或省略了一些常规方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源自这些实施方式的变型或替换将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下述特征能够以各种方式组合以形成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变型。由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下述可选实施方式,而仅由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实施例:
图1、2示意性地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稀释比可调的稀释器的结构简图,如图1、2所示,所述稀释器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内部中空;
第一进口21,所述第一进口设置在所述本体上,并与所述本体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一出口连通稀释流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560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