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光感模块的RFID电子标签和防拆卸RFID电子标签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53944.2 | 申请日: | 2012-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38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章玺;笪旦 | 申请(专利权)人: | 章玺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光 模块 rfid 电子标签 拆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RFID电子标签。
背景技术
RFID(Radio Frequency IDertification)技术,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RFID电子标签按有无电池可以分为有源、无源RFID电子标签。按读写方式可以分为只读式、可读可写式RFID电子标签。
目前的技术,RFID电子标签都不带光感模块。申请号:95190608.9的光读/写电子标签实用新型,具有光电管元器件,但不具有无线电通信功能,不属于RFID电子标签。
有些场合需要对RFID标签附近的光做一个检测,例如防揭RFID电子标签、防拆卸RFID电子标签,可以实时监测贴合面的光线变化。
有些场合需要读取众多标签中的一个或几个指定标签,目前主要技术是降低无线电收发功率,使读取范围缩小,将读写器靠近指定标签读取,这种方式较为麻烦,效率较低;或者用无线电激活方式,由于无线电覆盖范围为不可见,故无法知道激活的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光感模块的RFID电子标签和防拆卸RFID电子标签。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以下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简要概述以及提供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该概述并非本实用新型的详尽综述。其并非旨在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性、决定性要素或刻划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唯一目的是以简要形式给出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概念作为对稍后给出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带有光感模块的RFID电子标签,包括无线电传输模块、天线、控制模块、光感模块等。光感模块主要包括光敏电阻、光敏电容、光敏三极管、光敏二极管或光传感器,为其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光感模块直接感触到标签所处环境的一处或多处的光线。控制模块和光感模块相连。根据光感模块检测到的光线强度、频率的变化,控制模块改变无线电传输模块的发送内容、工作间隔时间或发射频率。控制模块为单片机、带有单片机功能的电子芯片
防拆卸RFID电子标签,为带有光感模块的RFID电子标签,光感模块位于标签和物体的贴合面。标签在物体的贴合的一面还带有背胶,用于将标签粘贴在物体上;标签上还有孔,便于使用螺丝或铆钉将标签固定到物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可以将光感模块检测到的光线强度、频率等参数和标签ID一起通过无线电方式发送出去。
2.根据光线的变化而改变RFID电子标签的无线电发射内容、工作间隔时间或无线电频率;或开启或关闭部分模块。
3.根据拆卸标签时贴合面的光线强度变化检测标签是否被非法拆卸。
附图说明
附图1是用特定光源激活的有源RFID电子标签示意图。
附图2是防拆卸有源RFID电子标签。
具体实施方式
1.带光敏电阻的有源RFID电子标签:主要包括带有单片机和无线电传输功能的IC型号NRF24LE1、天线、光敏电阻、电池、外壳等。光敏电阻所处位置的外壳上带有孔,光敏电阻直接感触到标签所处环境的光线。光敏电阻和IC相连。IC根据光敏电阻检测到的光线强度的变化而改变无线电传输模块的发送内容、工作间隔时间或发射频率。
2.用特定光源激活的有源RFID电孔标签:主要包括带有单片机和无线电传输功能的IC(型号NRF24LE1)、天线、光敏电阻102、电池、外壳等。光敏电阻102所处位置的外壳上带有透光孔101,光敏电阻102直接感触到标签所处环境的光线,该孔101位于标签正面。光敏电阻102和IC相连。光敏电阻102检测光线强度的变化,当光线在大于约定的强度值时,IC开启无线电发送标签ID号,低于约定的强度值时IC关闭无线电处于休眠模式,有利于降低功耗,节省耗电,减小电池体积,减小标签尺寸,延长使用时间。此标签可以方便应用于库存管理,当需要盘点时只需打开仓库的照明灯,所有背光照射到的标签发出标签ID号,平时标签全部处于休眠状态。使用带有灯的便携RFID读写器激活需要读取的标签,由于光的可见性可以准确读取指定标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章玺,未经章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539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陶瓷化妆品涂抹器尖端
- 下一篇:滤波自聚焦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