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体的油浴式或旋风式汽车空气滤清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53206.8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9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春明 |
主分类号: | F02M35/026 | 分类号: | F02M35/026;F02M3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700 山东省龙口市龙***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体 油浴式 旋风式 汽车 空气滤清器 | ||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气滤清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单体的油浴式或旋风式汽车空气滤清器。
(二)背景技术:现有技术中的汽车空气滤清器,如中国重汽生产的重型汽车上安装的编号为WG9725190055/1的空气滤清器,其产品结构主要是将外壳体内腔环套在内壳体上,使所述内壳体一侧面与外壳体内腔一侧面重叠相接,以实现所述外壳体内腔的另一侧面与内壳体的另一侧面间隔构成进气腔,在所述外壳体内腔的进气腔上端设有第一出气管,在所述第一出气管的内孔通过环套连有密封圈与所述内壳体上的第二出气管进行二次密封连接,方能够向外输出过滤空气。虽然该产品具有一定的空气滤清作用,但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所述外壳体内腔环套连有的内壳体,使其产品结构复杂、体积庞大,制造工序和材料用量均增加,以及需要连有较大孔径尺寸的橡胶密封圈;明显地增加了产品的生产成本。二是工作中,当内壳体内腔过滤装置滤清的过滤空气,通过内壳体内腔的第二出气管向外输出粗滤的净化空气时,虽然所述第一出气管内孔中通过密封圈二次连有内壳体的第二出气管,但汽车在恶劣地野外环境下,如在矿山、建筑工地或沙漠地带的高低不平的路面上颠簸行驶时,所述滤清器承受车体较大的震动冲击,时常造成内壳体的第二出气管与外壳体的第一出气管相连接处,出现密封不严松动的现象,此时外界刚进入外壳体内腔的进气腔中含有尘土杂质的部分待滤空气,通过所述第一出气管与第二出气管连接密封不严的缝隙处泄漏,直接进入第二出气管和经已粗滤净化的空气混向外输出,严重降低了粗滤净化空气的质量。
(三)发明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体的油浴式或旋风式汽车空气滤清器,旨在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和提高粗滤净化空气的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这种单体的油浴式或旋风式汽车空气滤清器,包括在壳体内腔的下端连有滤清装置;它是在所述壳体内腔的上端纵向连有隔板,将所述内腔隔离成进、出气腔;所述进、出气腔对应与所述滤清装置的进、出气孔连通。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时,本实用新型第一种选择,是在所述出气腔的下端连有滤清装置。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时,本实用新型第二种选择,所述的滤清装置是在所述壳体内腔的底部置有滤清机油,在所述滤清机油的上方间隔连有滤清丝网;所述壳体内腔底部的进气孔与所述进气腔连通;所述滤清丝网上端的丝网出气孔与所述出气腔相通。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时,本实用新型第三种选择,所述的滤清装置是在所述壳体内腔的底部连有旋流除尘腔,在所述旋流除尘腔的上方连有若干根旋尘管;所述旋尘管的进气孔与所述进气腔连通,所述旋尘管的排尘孔与所述旋流除尘腔相通,所述旋尘管的出气孔与所述出气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采取上述结构,通过在所述壳体内腔上端纵向连有隔板将所述内腔分隔成进、出气腔,并在所述出气腔的壳体上一次连有出气管。同现有技术相比,省去了内壳体和二次连接出气管所用的较大孔径尺寸的密封圈,实现了产品结构紧凑、体积小,制造工序简单,减少了材料用量,明显地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工作中,消除了现有技术中出气管二次连接密封不严,泄漏含有尘土杂质的待滤空气与粗滤空气混合输出的不足,有效地提高了粗滤净化空气的质量。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带有局部剖面的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带有局部剖面的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B-B向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春明,未经张春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532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