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康复科用手指康复锻炼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752115.2 | 申请日: | 2012-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1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 发明(设计)人: | 雷鸣;张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鸣 |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康复 用手 锻炼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医疗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康复科用手指康复锻炼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手部损伤是临床较常见的创伤之一,伤后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患者原有的劳动能力。手部的功能及灵活性与手部各个关节的活动度密切相关。目前市场上所见的手部功能康复仪多以锻炼手部的屈肌肌力为主,无法对关节的活动范围和伸肌肌力进行锻炼,只适合病人后期手部关节有一定活动度后的屈肌肌力锻炼,对患者早、中期的锻炼不适宜。手部早、中期的锻炼主要以康复治疗师手法治疗为主。由于手部的特殊解剖特点即局部软组织少,肌腱、韧带多,故创伤后多累及肌腱、韧带和骨骼,术后多需要适当的外固定,这给早期康复带来了一定的限制。中期外固定除去后,手部关节活动均受限,因此中期的康复效率对手的整个康复优其显得重要。病人一天内除康复治疗师的治疗外,其余大部分时间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病人自己无法进行自主锻炼,使康复的效率减低、时间明显延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构造简单,使用方便的康复科用手指康复锻炼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康复科用手指康复锻炼器,其包括器体,其特征是:所述器体是圆锥形,所述器体下部一侧设有一个孔,所述器体下部设有一根活动轴,活动轴两端各设有一个活动脚踏板,所述器体上部设有圆球,圆球周围设有若干个指套,指套下端设有两根牵拉线,所述器体顶部周围设有若干孔眼,圆球下端设有一个孔眼,指套下端设有的两根牵拉线一根穿过所述器体顶部周围设有的若干孔眼和所述器体下部一侧设有的孔后与活动脚踏板一端相接,指套下端设有的两根牵拉线的另一根穿过圆球下端设有的孔眼和所述器体下部一侧设有的孔与活动脚踏板另一端相接。使用时患者可将康复科用手指康复锻炼器放到身前,将手放到圆球上,将需康复锻炼的手指放到指套内,利用两脚踩脚踏板来控制手部各个关节的屈、伸锻炼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操作简单,病人可自行操作,无需陪护人员帮助。在锻炼的过程中,病人可根据自己的耐受力来控制锻炼的强度,避免造成新的损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1中:1.器体,2.孔,3.活动轴,4.脚踏板,5.圆球,6.指套,7.牵拉线,8孔眼,9.孔眼。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1中,一种康复科用手指康复锻炼器,其包括器体,其特征是:所述器体1是圆锥形,所述器体1下部一侧设有一个孔2,所述器体1下部设有一根活动轴3,活动轴3两端各设有一个活动脚踏板4,所述器体1上部设有圆球5,圆球5周围设有若干个指套6,指套6下端设有两根牵拉线7,所述器体1顶部周围设有若干孔眼8,圆球5下端设有一个孔眼9,指套6下端设有的两根牵拉线7一根穿过所述器体1顶部周围设有的若干孔眼8和所述器体1下部一侧的孔2后与活动脚踏板4一端相接,指套6下端设有的两根牵拉线7的另一根穿过圆球5下端设有的孔眼9和所述器体1下部一侧的孔2与活动脚踏板4另一端相接。使用时患者可将康复科用手指康复锻炼器放到身前,将手放到圆球5上,将需康复锻炼的手指放到指套6内,利用两脚踩脚踏板4来控制手部各个关节的屈、伸锻炼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鸣,未经雷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521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