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晾衣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51977.3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4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泽 |
主分类号: | A47G25/40 | 分类号: | A47G25/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700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晾衣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挂衣架领域,属于IPC分类的A47G 25/14,特别是涉及一种晾衣架。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现有技术的晾衣架晾晒衣物,如果晾晒较大的衣物,则需要宽度较大、强度较高的衣架,但有些衣物的领口较小,且领口部位没有可以系上或打开的纽扣,如果将较大的衣架放入衣物中,要么从衣服的底部将衣架放入,要么用较大的强力把领口撑开,形成足以容纳晾衣架进去的开口。以上两种方式中,第一种方式需要使衣架穿越较长的距离,尤其是对于湿漉漉的衣服,使物体在其中穿越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容易刮破衣物。使用第二种方式会导致衣物领口的弹性消失,本应收紧的领口会豁开,导致穿着者的怀中敞开,易着凉;或者将领口撑破,造成衣物损坏;或者将衣架折坏,影响了衣架的日后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晾衣架,该晾衣架实现了在较小领口内方便的放入宽度较大的晾衣架之目的,避免了对领口的破坏。
一种晾衣架,包括两根上杆,两根上杆为左上杆和右上杆,其特征在于:左上杆的上端部和右上杆的上端部铰接,左上杆和右上杆还通过支撑组件连接在一起,所述支撑组件均通过铰接方式与左上杆的和右上杆连接,支撑组件包括两根铰接在一起的支撑杆,支撑杆为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通过各自的端部铰接在一起,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远离对方的一端分别与左上杆或右上杆铰接,第一支撑杆或第二支撑杆上套装有固定套筒。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或第二支撑杆上设有径向向外弹出的球体以及阻挡球体弹出支撑杆的阻挡部,所述固定套筒的内壁上设有凹陷部或贯穿筒壁的通孔,凹陷部或通孔与固定套筒的最远的一端的距离小于球体与第一支撑杆或第二支撑杆的铰接点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半径大于第二支撑杆,所述固定套筒套装在第二支撑杆上,固定套筒的内壁上设有内子口,内子口的直径较大的方向朝向第一支撑杆。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设有径向向外弹出的球体以及阻挡球体弹出支撑杆的阻挡部,所述固定套筒的内壁上设有凹陷部或贯穿筒壁的通孔,凹陷部或通孔与固定套筒的最远的一端的距离小于球体与第一支撑杆或第二支撑杆的铰接点的距离,凹陷部或通孔与内子口的距离大于球体与第一支撑杆铰接的端部的距离。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杆设有径向向外弹出的球体以及阻挡球体弹出支撑杆的阻挡部,所述固定套筒的内壁上设有凹陷部或贯穿筒壁的通孔,凹陷部或通孔与固定套筒的最远的一端的距离小于球体与第一支撑杆或第二支撑杆的铰接点的距离,凹陷部或通孔与内子口的距离小于等于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共线时球体与第一支撑杆的距离。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上杆和/或支撑杆为伸缩式结构,所述伸缩式结构为多节套装在一起的可以滑动连接的空心管,每节空心管内设有防止相邻的空心管从中滑出的结构以及防止自身空心管从相邻空心管内滑出的结构。
所述伸缩式结构的每节空心管设有径向向外弹出的球体以及阻挡球体弹出支撑杆的阻挡部,相邻的空心管内壁上设有凹陷部或贯穿管壁的通孔。
各节空心管中除了每根上杆或支撑杆两端的每节空心管的两端部分别为收口形和张口形,上杆或支撑杆两端的空心管一端设有用于铰接的孔,另一端为与该节空心管相邻的空心管端部收口或张口对应的张口或收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铰接的两根上杆和铰接的两根支撑杆,由张开的支撑杆将上杆撑开,可以使得两根上杆能够以较小的宽度进入领口,然后可以再撑开,实现了在较小领口内方便的放入宽度较大的晾衣架,避免了对领口的破坏。而且该衣架还具有扩展宽度的功能,可以晾晒床单、被罩等宽度较大的纺织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在收回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局部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局部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局部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泽,未经李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519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