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环境性能的印制板式同轴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51347.6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6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郑晓凡;陈丹良;李方;范建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航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03;H01R13/40;H01R13/52;H01R12/51;H01R12/58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杨春颖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境 性能 印制 板式 同轴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印制板式同轴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是一种能提供电连接与分离功能的元件,由于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因而在结构上也是千差万别,种类繁多。印制板式连接器,也称PCB连接器,主要用于设备印制板电路间、印制板电路与电缆之间的电路信号连接,是实现设备紧凑、立体布线、合理连接的灵活多变的连接器。
随着电气传输行业的发展,连接器产品向着小型化、高频率、高传输、抗干扰、耐环境等方面发展,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同轴连接器应运而生。同轴连接器指连接两个电信号所用到的零件中心线在同一轴线上,具有安装空间小、连接方便、连接性能稳定等特点。目前,市场上多以压接导线作为同轴连接器的端接方式,形式较为单一,不能满足广泛的使用环境要求。因此,在特定使用环境下,就迫切密需要一种具有耐环境性能的印制板式同轴连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连接印制板电路间、印制板电路与电缆间电信号传输的同轴连接器。兼具了PCB连接器和同轴连接器的优点,除具有良好的电性能外,还具有气密封性要求和耐高温要求,可解决恶劣工作环境下系统设备印制板电路间、印制板电路与电缆间的电路信号传输。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耐环境性能的印制板式同轴连接器,包括外导体、中导体、内导体、G触脚、I触脚、C触脚、外绝缘体、内绝缘体、后盖、挡片和密封胶,所述外导体通过后盖与G触脚连接,I触脚安装在中导体内,C触脚安装在内导体内,外导体与中导体之间安装外绝缘体进行分隔和固定,中导体与内导体之间安装内绝缘体进行分隔和固定,用于固定I触脚和C触脚的挡片安装在外导体内,挡片与后盖之间灌有密封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连接可靠、性能稳定,印制板电路间、印制板电路与线缆间的电传输信号连接。气密封指标能够达1×10-3Pa·cm3/s,可在200℃高温下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三维局部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印制板式同轴连接器结构,包括外导体、中导体和内导体三层传输结构,三者间相互同轴,且具有气密封性能和耐高温性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5所示,连接器由外导体1、中导体3、内导体5三层传输结构组成,外导体1连接的尾端触脚是G触脚7,中导体3连接的尾端触脚是I触脚8,内导体5连接的尾端触脚是C触脚9,外导体1与中导体3之间由外绝缘体2分隔和固定,中导体3与内导体5之间由内绝缘体4分隔和固定。本连接器组装过程是,首先在外导体1内依次套入外绝缘体2、安装好I触脚8的中导体3、内绝缘体4、安装好C触脚9的内导体5,然后将挡片10安装到位,固定好I触脚8和C触脚9的位置,灌上密封胶11,接着把焊接好G触脚7的后盖6套在外导体1上,用激光点焊焊接后盖6与外导体1,最后固化密封胶11,完成装配。所述的密封胶可以采用通用的环氧树脂胶粘剂,利用环氧树脂优异的介电绝缘性能、热学性能和粘接性能,可以对连接器形成有效密封。后盖6上还设有一个排气孔,用于密封胶固化时排出气泡。产品使用时,需将尾部三个触脚端插入PCB印制电路板相应的安装孔位内,并将三个触脚分别与电路板焊接完成产品安装。产品的三个触脚呈等腰三角形排布,一般而言,G触脚为等腰三角形顶点,与印制板上的安装孔相对应,可防止在与电路板安装过程中的误安装。使用时,连接器左端用于与插合端连接,电信号通过外、中、内三层导体传输,互不干扰。通常情况下,中、内两层用作差分信号的传输,外层起屏蔽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航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航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513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