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光纤接触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751344.2 | 申请日: | 2012-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0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 发明(设计)人: | 何启龙;辛建科;管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航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杨春颖 |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光纤 接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易清洁、可拆卸、耐环境的光纤接触件。
背景技术
光纤连接器是光系统中使用量最大的光无源元器件,连接器的性能对整条通信线路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光纤接触件作为连接器中光传输的器件,其直接决定了连接器性能。光纤接触件端面配接过程中完全暴露在空气介质中,容易被空气中的微小灰尘等介质污染,从而导致连接器插入损耗变大,甚至造成光信号传输中断,因此需要经常对接触件端面进行清洁,保证光信号可靠的传输。
目前常见的光纤连接器主要有两种结构,一种以ST光纤连接器为代表的三体式结构,主要由两光纤接触组件和一个内部带有耦合套管的适配器完成连接,这种连接器拆卸和清洁插芯端面比较方便,但是接触件通用性较差,不太适合多芯连接器;另一种为应用广泛的两体式结构,多使用MIL-T-29504标准接触件,由于耦合套管的存在,其插孔的插芯凹陷于连接器端面内部达4mm之多,且配合孔的直径只有1.6mm,当污物进入插孔内部,必须要用专用的清洁工具伸入到配合孔内清除,这样给连接器的安装和维护造成不便,而且凹陷的结构本身也容易使污染物聚集,使得连接器耐环境性能较差。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一种能实现快速而方便清洁光纤端面且容易拆卸的通用光纤接触件是十分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方便、通用、可拆卸的新型光纤接触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光纤接触件清洁困难、效率低的问题,提高了光纤连接器安装、维护效率,增强了耐环境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新型光纤接触件,包括陶瓷插芯、底座、弹簧、尾座、O型圈、橡胶环、尾套,陶瓷插芯安装在底座的前端,弹簧 的前后两端分别套在底座和尾座上,底座后端和尾座前端对弹簧起到限位作用,O型圈安装在尾座上的安装槽内,橡胶环安装在尾座上的限位台阶内,尾套粘接在尾座上,光纤从后向前依次穿过尾套、尾座、弹簧、底座直至裸纤穿出陶瓷插芯的前端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涉及的光纤接触件其特点在于:连接器未插合时,接触件的端面突出,方便对端面的直接清洁;连接器插合时,插孔中的插芯端面后退,从而实现两陶瓷插芯在耦合套管中对接,同时光纤接触件采用弹簧、尾座和密封结构,便于和连接器配合与分离,从而实现了接触件易清洁、可拆卸和耐环境的特点。(2)插芯端面清洁时不需要拆卸接触件,清洁效率高,使用和维护比较方便。(3)弹簧和尾座结构使接触件容易安装和拆卸,且轴向接触力较大,连接损耗小。(4)O型圈和橡胶环的采用使得接触件抗污染、耐环境性能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光纤接触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两个光纤接触件对接后结构示意图;
图3为底座俯视图;
图4为尾座俯视图;
图5为光纤接触件对接用耦合套管剖视图;
图6为光纤接触件对接用耦合套管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主要实现光纤接触件易清洁、耐环境和可拆卸功能,光纤接触件主要包括陶瓷插芯、底座、弹簧、尾座和尾套。弹簧的存在使得陶瓷插芯能够轴向伸缩,从而保证了陶瓷插芯端面易清洁和对接的低损耗;尾座轴肩上的环形沟槽和轴线上的限位台阶分别用来安装O型圈和橡胶环,起到密封作用,阻止杂质以及液体通过接触件与连接器以及接触件与光纤之间的缝隙进入而污 染插芯端面,尾套较软,使光纤弯曲应力得以释放,起到保护光纤的作用,同时也能阻止污染物的进入,增强了光纤接触件的耐环境性能;尾座上的两个卡销用于与连接器配合使用,使得光纤接触件易于和连接器装配与拆卸。光纤接触件安装在连接器上以后,由于光纤接触件上弹簧的弹力作用,使得陶瓷插芯端面突出于连接器的插合端面,因此便于清洁;当连接器插头和插座插合时,插孔中插芯受到插针插芯的挤压而后退,两陶瓷插芯端面在耦合套管中实现对接。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航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航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513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柱或多柱串联的色谱系统
- 下一篇:组合结构螺栓收缩式连接结构及施工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