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衡悬架系统平衡轴、轴衬套与轴壳的定位总成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749700.7 | 申请日: | 2012-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0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 发明(设计)人: | 刘丽丽;马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G21/055 | 分类号: | B60G21/055 |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 地址: | 710200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平衡 悬架 系统 轴衬 定位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型车平衡悬架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重型车平衡悬架系统中平衡轴、轴衬套及轴壳的定位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重型卡车平衡悬架系统的平衡轴轴承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种为关节轴承,而另一种则为橡胶轴承,所述橡胶轴承也被称为橡胶衬套。采用橡胶衬套的平衡悬架系统平衡轴,在定位平衡轴壳时多采用端盖定位方式,即端盖面与平衡轴端面接触,并通过螺栓打紧固定,端盖的边缘即可限制平衡轴衬套和轴壳的位置。此种定位方式由于橡胶件轴向被压缩,在装配时,容易造成螺栓松动现象,同时这种方式使用相对较多的零部件,装配工艺相对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衡悬架系统平衡轴、轴衬套及轴壳的定位总成,从而解决现有定位装置所需零部件繁琐、装配工艺复杂、易松脱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平衡悬架系统平衡轴、轴衬套及轴壳的定位总成,包括平衡轴和平衡轴壳,所述平衡轴端部通过平衡轴衬套安装于平衡轴壳内,所述平衡轴的外周缘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平衡轴衬套的内、外表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环形凸肋和第二环形凸肋,而所述轴壳由上部轴壳和下部轴壳组成,所述上部轴壳与下部轴壳的内表面上分别开设有上部凹槽以及下部凹槽,当所述上部轴壳和下部轴壳得以连接固定时,所述上部凹槽与下部凹槽组成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一、二环形凹槽的轴向位置分别与所述第一、二环形凸肋的轴向位置相对应,并且所述第一、二环形凸肋得以分别地容置所述第一、二环形凸肋,以使得所述平衡轴、轴衬套及轴壳之间得以轴向定位。
本实用新型重型车平衡悬架系统平衡轴、轴衬套及轴壳的定位总成的优点在于通过零件本身的肋或者槽结构对所述衬套及轴壳定位,无需通过现有的螺栓打紧的方式进行定位,节省零部件,装配简单,降低成本,提高了工艺性。
附图说明
从对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主旨及其使用的优选实施例和附图的以下描述来看,本实用新型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将是显而易见的,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平衡悬架系统平衡轴、轴衬套及轴壳的定位总成的安装剖面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平衡悬架系统平衡轴、轴衬套及轴壳的定位总成的安装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平衡悬架系统平衡轴、轴衬套及轴壳的定位总成进行说明。
如图1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平衡悬架系统平衡轴、轴衬套及轴壳的定位总成,包括平衡轴1和平衡轴壳3,所述平衡轴1的端部11通过平衡轴衬套2安装于平衡轴壳3内,所述平衡轴的端部11外周缘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12,所述平衡轴衬套的内、外表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环形凸肋21和第二环形凸肋22,而所述轴壳3由上部轴壳31和下部轴壳32组成,所述上部轴壳31与下部轴壳32的内表面上分别开设有上部凹槽以及下部凹槽,当所述上部轴壳和下部轴壳得以连接固定时,所述上部凹槽与下部凹槽组成第二环形凹槽33,所述第一、二环形凹槽12、33的轴向位置分别与所述第一、二环形凸肋21、22的轴向位置相对应,并且所述第一、二环形凸肋得以分别地容置于所述第一、二环形凹槽12、33内,以使得所述平衡轴1、轴衬套2及轴壳3之间得以轴向定位。
进一步地,在平衡轴轴向位置上,所述第一、第二环形凹槽12、33以及所述第一、二环形凸肋21、22相互对齐。
优选地,所述第一、第二环形凹槽12、33轴向位置以及所述第一、二环形凸肋21、22的轴向位置分别与板簧的中心面位置相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形凹槽12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33的横截面的形状、大小均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第二环形凹槽12、33的横截面呈矩形,而所述第一、第二环形凸肋21、22的横截面也呈矩形。
进一步地,所述平衡轴衬套2的壁面上开设有开口,该开口平行于所述平衡轴1的轴心,所述开口的长度与所述平衡轴衬套的长度相同。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部轴壳31和下部轴壳32是以螺栓连接的方式得以连接在一起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上部轴壳31和下部轴壳32也可通过其它的连接方式得以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497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