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用隔爆型无功补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49453.0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9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肖明勋;陈利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钦禾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4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用隔爆型 无功 补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用隔爆型低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采用TSC技术即用晶闸管投切电容器的煤矿井下无功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煤矿井下低压无功补偿装置产品基本上以交流接触器投切电容器这种方式为主。接触器是有触点开关,电容器是一种特殊负载,它在投入时产生高于额定电流数十倍以上的瞬时大电流(俗称“涌流”),切除时又会产生很高的过电压。机械开关在投切时会产生火花,严重时会使触点熔蚀烧毁.有触点开关也害怕灰尘污垢,在煤矿井下的恶劣环境下失去作用.所以这类产品工作可靠性差,设备使用寿命短。采用有触点开关,电容投入后切除到再次投入必须充分放电,时间长达数分钟,而对于那些冲击性和快速变化的负荷是无法进行补偿的.电网中大功率负荷和大型冲击性负荷起动时,由于无法得到及时补偿,会导致一种对电网安全运行非常有害的电压闪变,严重的电压闪变会使正常运行的设备停转造成重大事故,而采用接触器投切也无法抑制这种电压闪变。
另外,目前市场上流行一种复合开关,复合开关是双向晶闸管加上磁保持器,鉴于双向晶闸管运行时温升太高,而交流接触器运行时温升低得多,因此试图将二者结合起来,刚投入时用电子开关,稳定后用磁保持器,从经济性和可靠性来讲,它远不如用接触器加上串联 电抗器有效,除了响应速度稍快了一点点没有任何优点,设备结构复杂,后期维护费用比较大。在实际上电网运行时会有许多异常情况:会突然停电来电,经常因大型设备起停,开关分合闸产生强干扰,电路接头会因烧损时通时断产生闪络,天空中还有雷电等等。在异常情况下电子开关误触发是不可避免的,这种误触发产生的过电流过电压如果没有有效的保护,电子开关和交流接触器会立即损坏,给煤矿井下安全生产带来诸多不利因素;事实上实际运行的产品使用寿命还赶不上单独采用交流接触器投切的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矿用隔爆型无功补偿装置,满足煤矿井下用电环境复杂对安全生产的要求,达到节能增效的目标,对多级电容器组进行快速无过渡投切(过零投切),克服了传统无功功率补偿投切接触器触点烧损,投切响应速度慢,电容电流冲击大和电压闪变等缺点;电容器组采用差额补偿方式,按照“先投先切,后投后切”的补偿原则,提高设备的补偿效率,延长补偿柜内部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数组电容器补偿回路,每组电容器补偿回路由熔断器FU、可控硅MK、滤波电抗器L、电容器组C、第一放电电阻R1、第二放电电阻R2、第一发光二极管D1、第二发光二极管D2,熔断器FU的一端与三相电源连接,熔断器FU的另一端与可控硅MK的一端连接,可控硅MK的另一端与滤波电抗器L的一端连接,滤波电抗器L的另一端与电容器组C连接,滤波电抗器L的1脚与第一放电电阻R1的一端连接,第一放电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 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滤波电抗器L的2脚及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与第二放电电阻R2的一端连接,第二放电电阻R2的另一端与滤波电抗器L的3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钦禾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钦禾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494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封闭液态阴极稀土熔盐电解槽
- 下一篇:一种智能节电防窃电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