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刚度整体预应力装配式基坑支护内支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48734.4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9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全林;宋伟民;赵元一;陈伟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强劲地基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刚度 整体 预应力 装配式 基坑 支护 支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刚度整体预应力装配式基坑支护内支撑系统。
背景技术
在软土深基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或钢管支撑支护结构,为了减少基坑的变形,增加稳定性,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增加钢筋混凝土围檩截面尺寸、增加钢支撑的数量,减小间距等。但这将大大增加建筑材料的用量。由于目前采用的钢支撑结构,主要以单根型钢或钢管作为支撑梁,每根型钢或钢管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连接,不能作为组合结构工作,所以他们的支护刚度是较低的,对于跨度大于30m的基坑,采用现行的钢支撑支护将难以控制其变形。
可以看出,这样的结构型式,其支护跨度一般只能达到20m左右,当跨度较大时,单根型钢支撑的支护刚度难以达到要求,而无法控制其变形。当跨度较大时,可采用钢支撑双拼式支护形式,但这二根型钢之间的连接仍无法形成一个组合结构,其支护刚度提高不大。
为了提高钢支撑的刚度,对每根对撑或角撑均施加预应力,采用活络头胀楔法施加,单根施加预应力,其施加的预应力量仅为强度的20~30%,若加大预应力会引起单根型钢的失稳。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支护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行基坑支护中支撑结构的围檩、对撑或角撑的刚度低等缺点,提供一种高刚度整体预应力装配式基坑支护内支撑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高刚度整体预应力装配式基坑支护内支撑系统,包括可沿其轴线向基坑外侧施加预应力的对撑、角撑和可施加预应力的围檩,所述预应力围檩和角撑、对撑连成整体并在同一平面上,对撑、角撑上设置有压力可调的顶压装置,形成高刚度整体预应力装配式基坑支护内支撑系统。
所述的预应力围檩为预应力鱼腹梁围檩,预应力鱼腹梁围檩包括下弦梁、腹杆和上弦预应力柔性筋;腹杆下端固定在下弦梁上,上端与上弦预应力柔性筋滑动式接触,预应力柔性筋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下弦梁的两端上,形成一个鱼腹状结构。
进一步,所述角撑和对撑上设置有拉杆。
进一步,对撑、角撑和预应力围檩连接有竖向的立柱,立柱之间由拉杆相连
进一步,拉杆为型钢、钢绞线或钢丝绳。
进一步,顶压装置为自锁油缸。
高刚度整体预应力装配式基坑支护内支撑系统其支护刚度的提高方法,其特征是,在钢围檩中设置钢绞线并施加预应力;多根角撑或对撑之间采用剪刀式连接键组合成整体;在角撑和对撑中设置专用加载连接器并施加预应力;在钢围檩与角撑或对撑之间采用高刚度整体式连接键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钢筋混凝土支撑的跨度小、空间小、基坑变形大且不能调节、材料不能回收循环使用、对环境造成噪音和粉尘污染等缺陷;克服了传统钢支撑空间小、刚度低、稳定性差、材料使用量大、质量难以控制等缺点。开创了钢支撑在平面异形基坑中使用的先驱,具有施工精度高、刚度大、整体稳定性高、基坑变形小、且预应力可调、材料可回收循环使用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一种高刚度整体预应力装配式基坑支护内支撑系统整体示意图。
图2为预应力围檩结构示意图。
图3为角撑或对撑之间拉杆连接示意图。
图4为一种高刚度整体预应力装配式基坑支护内支撑系统预应力加载器布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看图1,本实施例中支护结构主要由钢围檩1,角撑或对撑2,预应力加载装置3,钢围檩与角撑或对撑连接的整体式连接键4等四个部分所组成。
参看图2,钢围檩结构,包括一个下弦梁11,钢绞线12,腹杆13,,专用锚具14组成。
腹杆13设置弦梁11上,钢绞线12的两端连接下弦梁11两端,钢绞线12的中部由腹杆13支撑呈鱼腹状或弧形。将型钢和钢绞线组装成一个鱼腹状结构的围檩,对钢绞线施加预应力,以达到增加该围檩跨度,增大围檩刚度,控制基坑的水平变形之目的。
钢绞线12为多条,钢绞线12是由多根高强低松驰的钢筋组成。钢绞线12与腹杆13之间光滑接触,多条钢绞线12分层排列。钢绞线12两端部设置有专用锚具14。
采用张拉法对钢绞线施加预应力并锁定在专用的锚具内,保持其预应力。
钢绞线是由多根高强低松驰的钢筋组成。
钢绞线与腹杆之间光滑接触,多条钢绞线分层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强劲地基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强劲地基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487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稳定高效的降磷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美白护手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