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纳米流体超导散热灯壳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48719.X | 申请日: | 2012-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9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孙广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博能太阳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9/00 | 分类号: | F21V2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天麓律师事务所 12212 | 代理人: | 王里歌 |
地址: | 301707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流体 超导 散热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灯壳,尤其是一种纳米流体超导散热灯壳。
(二)背景技术:
LED只有30-40%的输入电能转化为光能,其余60-70%的能量主要以非辐射复合发生的点阵振动的形式转化热能,尤其是采用集成封装(COB)工艺的LED,当多个LED密集排列组成照明系统时,热量的耗散问题更严重。现在LED散热通常用铝翅片解决LED散热问题,但是铝是导热慢,只有一部分热量从芯片传递到铝翅片,热量集中在尺寸很小的芯片内,芯片温度过高,引起热应力的非均匀分布、芯片发光效率和萤光粉激射效率下降,当芯片长期高温工作,尤其LED的结温大于65℃时,器件失效率呈指数规律增加,LED整灯的性能就会受很大影响,LED的寿命,光通量等都会大大缩短,光衰相当严重。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流体超导散热灯壳,它能够解决大功率LED的导热慢,温度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利用纳米流体复合相变快速热传导技术,加快导热;利用铝材质散热,突破LED导热、散热问题,降低LED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纳米流体超导散热灯壳,其特征在于它由真空腔体和置于腔体内的纳米流体超导介质构成;所述真空腔体由上部灯壳和下部灯壳密闭连接而成;所述真空腔体的内表面为曲面;所述上部灯壳和下部灯壳的内壁均有腔体密齿槽;所述真空腔体上有真空排气阀。
所述上部灯壳上安装LED集成光源。
所述腔体密齿槽的深度为0.2-0.25mm,间距为0.1-0.15m。
所述真空腔体外安装下固定盖和上固定盖,下固定盖和上固定盖均有固定螺丝。
所述纳米流体介质在真空情况下的沸点低于LED的工作温度;所述纳米流体超导介质充满于腔体密齿槽内,在真空腔体为汽化纳米流体介质和液化纳米流体介质。
所述真空腔体内的大气压为1.3×10-1-1.3x10-4 Pa。
所述纳米流体超导介质为将纳米级颗粒和分散剂按比例同时放入高纯度工质中,采用纯的盐酸或氢氧化钠做pH 调节剂,然后进行超声振动,使纳米颗粒均匀稳定的分散在工质中。
所述纳米流体超导介质为按体积比将1-3%纳米级铜颗粒和0.5-1%分散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 ,化学纯,阴离子型)同时放入高纯度蒸馏水中,采用纯的盐酸或氢氧化钠调节pH 在8.5-9之间,然后进行超声振动2小时制备而成;所述纳米级铜颗粒为90-100纳米铜颗粒。
所述纳米流体超导介质为按体积比将3-5%纳米级碳化硅颗粒和1-2%分散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 ,化学纯,阴离子型)同时放入高纯度蒸馏水中,采用纯的盐酸或氢氧化钠调节pH 在8.5-9之间,然后进行超声振动2小时制备而成;所述纳米级碳化硅颗粒为20-30纳米碳化硅颗粒。
所述纳米级颗粒通过气相沉积法、化学还原法、机械球磨法或其它方法制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通过真空排气阀对真空腔体进行抽真空,使真空腔体的大气压在1.3×10-1-1.3x10-4 Pa的负压后,通过真空排气阀对真空腔体注入中适量的纳米流体介质,使真空腔体内表面的吸液芯腔体密齿槽中充满纳米流体介质后,对真空排气阀加以密封。纳米流体工作时,流体必然处于气液两相状态,纳米流体在真空情况下的沸点低于散热器的工作温度,保证灯壳散热正常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博能太阳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博能太阳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487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手电筒功能的移动电源
- 下一篇:一种环形灯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