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熬碱锅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747882.4 | 申请日: | 2012-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6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 发明(设计)人: | 李邦东;王世君;徐诚;骆克峻;王其新;方克峰;安立众;赵玉环;李华峰;霍小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蓝义马铬化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D1/42 | 分类号: | C01D1/42;C01D1/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彭丽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7 | 代理人: | 汪永生 |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熬碱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熬碱锅。
背景技术
化工生产熬碱过程使用铸铁锅,锅内物料温度较高,碱浓度较高。在碱的强烈腐蚀和锅底局部结料受热不均匀的双重作用下,平均应用两个月后,锅底局部出现不同程度的裂口,造成物料的泄露,易引发安全事故。而且泄露的物料难以回收,造成物料的浪费。因铸铁熬碱锅不能补焊,泄漏后只能拆除更换,导致维修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改进的熬碱锅,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熬碱锅的特征在于包括搅拌装置。搅拌装置的搅拌桨优选为两层或两层以上。
优选地,该熬碱锅进一步包括曝气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曝气装置的多个曝气管从锅体的上部引入,延伸至锅底。更优选将曝气管的出气端顺着锅底的弧形面倾斜向下。
在另一种优选方式中,锅体中设置夹层,夹层中填充有传热介质。
更具体地,所述传热介质是水,所述锅体的内层和外层是一体成型。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熬碱锅可以搅拌,避免了碱在锅底结料和导致锅底受热不均匀,从而延长了熬碱锅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图中相同功能规格的部件以同一个数字标注,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典型实施例的熬碱锅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典型实施例的熬碱锅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典型实施例的熬碱锅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典型实施例的熬碱锅的示意图,图中示出熬碱锅带有搅拌装置,该搅拌装置包括设置在锅盖2上的电机1和设置在锅体3内的搅拌桨4。优选地,搅拌桨为多层,如图1中示出搅拌桨为两层。这样有利于更均匀地搅拌碱液,降低其沉降的速度。熬碱锅优选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熬碱锅进一步包括曝气装置。曝气装置包括沿锅体壁布设的多个曝气管。通过曝气管引入气流,可以加速碱液中水分的散发,提高熬碱效率。更重要的是,曝气可以降低熬碱所需的温度,在同等熬碱效率下可以将温度降低100℃以上。在一种典型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这些曝气管5从锅体3的上部进入,延伸至锅底。曝气管的数量可以视锅体的直径和曝气管的直径设定,例如,曝气管内径为10mm时,曝气管之间的间隔优选不大于50cm。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曝气管的出气端顺着锅底的弧形面倾斜向下。这样,气体可以从锅底迅速带走热量,防止锅底局部温度过高,从而间接地起到搅拌作用。优选将该曝气装置设置成活动式连接。这样,在停止熬碱锅工作之前,可以将曝气装置从碱液中移出,然后冷却物料降温,这样可以防止在在物料冷却后堵塞曝气管出气口。在采取固定式连接的情况下,例如,将曝气管直接从锅底接入,为防止堵塞曝气管,在熬碱结束的冷却过程中继续进行曝气。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可以在锅体3内设置夹层31。该夹层可以装入传热介质,例如气体和液体。可以使用的气体包括但不限于二氧化碳,可以使用的液体包括耐高温的液体,例如硅油、水等,其中水是优选的,因为价廉的缘故。在采用水作为传热介质的情况下,可以将锅体的内外层做出一体成型,通过一个进水口注入水。在工作中将该进水口密封,并能够抵抗一定的压力,这样不致于让高温下的水蒸气喷出。如何实现这一点是现有技术中熟知的。使用夹层结构具有很好的优势效果,即使在锅体内局部结料时,对锅体内层的加热也是非常均匀的,这些可以显著降低受热不均对锅体内层的破坏作用。
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熬碱锅做其他方面的改良,例如选择有利的材料,以提供抗碱性能,例如向锅体材料中添加Ni、Cr等。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搅拌装置,在熬碱过程中锅底结垢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因而熬碱锅能均匀受热,延长了熬碱锅的使用寿命。另外,由于搅拌装置的搅拌,也提高了浓缩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蓝义马铬化学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蓝义马铬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478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浓度法水洗橡胶硫化促进剂CBS
- 下一篇: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新型喂鱼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