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培气液共用管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47644.3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2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李琨;杨其长;刘文科;程瑞锋;魏灵玲;仝宇欣;张义;方慧;肖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A01G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韩国胜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培 共用 管道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水培生产设施,尤其涉及一种水培气液共用管道系统。
背景技术
植物水培生产设施中,需要人工供给CO2、空调和营养液等资源,由于气体和液体的密度等物理特性相差甚远,一直以来,都无法将气体管路和液体管路进行合并,只能将其分别通过各自的专用管道进行输送,且随着植物工厂内分层、分空间立体栽培的发展,需要同时为多个栽培层、整个室内空间提供资源,使得现有的管道系统愈加庞杂,植物工厂等水培生产设施在成本、资源利用率、空间利用率等方面暴露了更多的弊端,致使水培生产设施的大范围推广应用的步伐严重受阻。
例如对于CO2的供给,目前大都是利用专用的气体管路将设施外生产的CO2施放到植物工厂等水培生产设施内,该方案需要使用大量的CO2,尤其是对于多层种植的水培设施,为使最上层的植物冠层也能达到较适宜的CO2浓度,往往需要施加大量的CO2,直至充满整个空间,但能被植物吸收的只是很少一部分,其利用率也很低,浪费CO2资源;对于温度的供给,需要采用大功率空气调节装置(空调等),大幅增加成本,且室内温度变化较剧烈,不适宜植物生长;对于营养液的供给,目前都是利用单独的液体管路进行输送,更降低了栽培架的空间利用率。
综上,目前的CO2和营养液等环境因素都是依靠各自的专用管路完成输送,无法实现对于各蔬菜栽培区域的分别单独供给资源,CO2和空调的利用率很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培气液共用管路系统,以解决现有的CO2、空调和营养液的利用率很低及浪费资源等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功能,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培气液共用管道系统,包括主管道、供气支管和供液支管,所述供气支管和供液支管分别连通主管道,且供气支管位于供液支管上方。
优选的,所述供气支管上设有气孔。
优选的,所述供气支管和供液支管上分别设有折弯部。
优选的,所述主管道上还连接有支管道,所述支管道上连接有所述的供气支管和供液支管。
优选的,所述支管道设置为多个。
优选的,所述支管道上设置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阀门为手动、线控或者遥控阀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培气液共用管道系统,利用独特的管路结构,能够将气液管路进行合并,令气体和液体通过同一路管道送入,既降低了管路系统的建设成本和管理成本,进一步推进了水培作业的大范围推广应用,提高CO2、空调和营养液的利用率,而特殊设计的供气支管和供液支管又能够实现气液的分开供给;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个多个支管道,能够分别为植物工厂内的各栽培单元提供CO2和营养液,进而实现对各个配置空间资源的单独精确调控,较之现有大空间的资源输送,本实用新型的单独调控资源方案更能实现即测即调,进而达到供需相对平衡的效果,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水培气液共用管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水培气液共用管道系统的应用实施例示意图;
其中:1、主管道,2、供气支管,21、气孔,3、供液支管,4、支管道,5、阀门,6、折弯部,7、液槽,8、光源设备,9、栽培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476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