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井下腐蚀挂片悬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47629.9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1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赵令学;马瑞雪;朱安江;张志超;孙明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张少宏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腐蚀 悬挂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下腐蚀挂片悬挂装置,属于石油机械技术领域。
目前,套管损坏已成为国内外油田开采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因套损导致加大自然递减、增加作业费用、造成注采井网不完善等危害严重影响着油田稳产及开发效益,影响套损的因素很多,其中腐蚀是主导因素。为了有效减缓套管腐蚀,必须先了解井筒介质对套管的影响,从而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目前腐蚀监测方法主要要三种:套损井拔出套管分析;室内浸泡试验;井下挂片监测,较为常用的是室内浸泡试验法,但该方法不能完全模拟井内环境,实用性较差。大庆油田应用过井下挂片,腐蚀挂片悬挂于泵下尾管,一方面监测范围有限,另外挂片与管柱接触会产生电化学反应影响检测效果。中原油田研发过井下挂环器,结构复杂,起下不方便,且监测亦与管柱接触。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井下腐蚀挂片悬挂装置。
一种井下腐蚀挂片悬挂装置,包括骨架、挂片、铜质垫片和固定螺丝,骨架为圆筒状,骨架两端留有45°倒角;骨架外壁有4个挂片凹槽,间隔90°;挂片凹槽有阶梯;挂片通过铜质垫片和固定螺丝与骨架连接。
骨架的内径比油管外径大2mm。
骨架的外径为114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能实现井下液流腐蚀性实时监测,保证监测结果真实有效。
2、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不影响正常生产;
3、腐蚀挂片与井内介质充分接触,与管柱有效隔离,保证监测效果;
4、安装部位灵活,保证井口到井底都能安装监测。
本实用新型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安装部位灵活的特性,能够实现井下实时监测,现场适用性强,应用前景广阔。
本实用新型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安装部位灵活的特性,能够实现井下实时监测,现场适用性强,应用前景广阔。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如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骨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挂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铜质垫片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宗旨所做的许多修改和变化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所示,
骨架1为圆筒状,内径根据油管型号不同分多个系列,比油管外径大2mm,保证能通畅套在油管外面又不产生大的侧向晃动,外径为114mm,与常用封隔器外径相同,骨架1两端留有45°倒角3,保证在井筒内上下通畅。
骨架1外壁有4个挂片凹槽2,间隔90°,保证同时检测多个方向液体腐蚀性。
挂片凹槽2为阶梯结构,保证挂片4上部不凸出骨架1避免碰撞,同时避免底部与骨架1接触影响检测效果。
挂片4与骨架1间采用铜质垫片5隔离,固定螺丝也采用铜质材料,避免挂片4与钢材料接触影响腐蚀效果。
挂片4通过铜质垫片5和固定螺丝与骨架1连接。
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油管外部坐落在油管接箍上,可根据需要下入井中任意位置进行腐蚀监测。
如上所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地说明,但是只要实质上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及效果可以有很多的变形,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这样的变形例也全部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476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钢腐蚀程度评价对比卡
- 下一篇:一种含水层渗透系数分段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