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喷汽油机活塞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47501.2 | 申请日: | 2012-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9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戴基卉;蒋继科;罗为;杨江;欧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3/00 | 分类号: | F02F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夏洪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喷 汽油机 活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直喷汽油发动机活塞。
背景技术
活塞是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中的关键零部件,其主要作用是承受汽缸中的气体压力,并将力通过活塞销传递给连杆,以推动曲轴旋转。在活塞中,其头部的火力岸的作用非常重要,火力岸的高度过高容易导致活塞较重,不利于轻量化设计;火力岸的高度过小容易导致第一环温度过高、活塞环弹性松弛、粘接。
随着高效率、低油耗发动机开发的需要,缸内直喷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直喷汽油机由于爆发压力较高,火力岸需承受的热负荷以及冲击较大,活塞顶部燃烧室的结构形状较复杂,而现有的直喷汽油机活塞(参见图3、图4)由活塞顶部、活塞头部和活塞裙部组成,活塞顶部具有两个进气门坑2、两个排气门坑3、凹坑4和凸起5,活塞头部具有火力岸6,活塞裙部具有两个活塞销孔7,火力岸6的顶面为高度统一的平面,活塞头部的重量较重,火力岸与汽缸间的间隙容积较小,燃烧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喷汽油机活塞,以减轻活塞头部重量,增加火力岸与汽缸间的间隙容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直喷汽油机活塞,由活塞顶部、活塞头部和活塞裙部组成,活塞顶部具有进气门坑、排气门坑、凹坑和凸起,活塞头部具有火力岸,活塞裙部具有两个活塞销孔;所述火力岸的顶面由两个第一平面、两个向下凹陷的第二平面以及连接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的四个圆弧过渡曲面构成,该圆弧过渡曲面与第二平面相切,两个第一平面分别位于进气门坑外侧和排气门坑外侧,与进气门坑和排气门坑通过倒圆角方式连接,两个第二平面分别位于两个活塞销孔正上方,与凸起通过倒圆角方式连接。进气门坑可避让进气门的运动,防止活塞顶部与进气门相撞,排气门坑可避让排气门的运动,防止活塞顶部与排气门相撞。
进一步,所述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的高度差为2mm~3mm,第一平面两端与活塞中心连线的夹角为60°~80°,第二平面两端与活塞中心连线的夹角为80°~100°。
进一步,所述圆弧过渡曲面的曲率半径为5mm~10mm,其两端与活塞中心连线的夹角为10°~20°。
本实用新型将现有的高度一致的火力岸顶面改为具有高度差的第一平面和向下凹陷的第二平面,并通过圆弧过渡曲面连接,从而在整体上降低了火力岸的高度,减轻了活塞头部的重量,增加了火力岸与汽缸间的间隙容积,使气体压缩比以及活塞顶部燃烧室形状更易于优化,从而提高了直喷汽油机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指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现有的直喷汽油机活塞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的直喷汽油机活塞,由活塞顶部、活塞头部和活塞裙部组成,活塞顶部具有两个进气门坑2、两个排气门坑3、凹坑4和凸起5,活塞头部具有火力岸6,活塞裙部具有两个活塞销孔7,两个进气门坑2和两个排气门坑3开设在活塞顶部表面靠周边并与汽油机的进、排气门对应的位置,凸起5设置在进气门坑2与排气门坑3之间,并与进气门坑2和排气门坑3的边缘形成平滑过渡,凹坑4开设在凸起5顶部靠近进气门坑2一侧,并与凸起5和进气门坑2的边缘形成平滑过渡;火力岸6的顶面由两个第一平面61、两个向下凹陷的第二平面62以及连接第一平面61与第二平面62的四个圆弧过渡曲面63构成,第一平面61比第二平面62高2.5mm,圆弧过渡曲面63与第二平面62相切,两个第一平面61分别位于进气门坑2外侧和排气门坑3外侧,与进气门坑2、排气门坑3和凹坑4通过倒圆角方式连接,第一平面61两端与活塞中心连线的夹角为70°,两个第二平面62分别位于两个活塞销孔7的正上方,与凸起5通过倒有的圆角1连接,第二平面62两端与活塞中心连线的夹角为80°,四个圆弧过渡曲面63分别位于两个进气门坑2、两个排气门坑3距离火力岸边缘最近处,其曲率半径为7mm,其两端与活塞中心连线的夹角为15°。
实施例2:直喷汽油机活塞的结构与实施例1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平面61比第二平面62高2mm,第一平面61两端与活塞中心连线的夹角为60°,第二平面62两端与活塞中心连线的夹角为100°,圆弧过渡曲面63的曲率半径为5mm,其两端与活塞中心连线的夹角为10°。
实施例3:直喷汽油机活塞的结构与实施例1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平面61比第二平面62高3mm,第一平面61两端与活塞中心连线的夹角为80°,第二平面62两端与活塞中心连线的夹角为80°,圆弧过渡曲面63的曲率半径为10mm,其两端与活塞中心连线的夹角为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475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轮发电机机架组焊结构
- 下一篇:一种实现柴油机高效清洁低温燃烧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