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节深度和角度的多头LED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46607.0 | 申请日: | 2012-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7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克松;马国铭;刘业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安尚崇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21/14;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王维新 |
地址: | 52317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 深度 角度 多头 led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光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可调节深度和角度的多头LED灯。
背景技术
LED(发光二极管)作为新一代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绿色光源,具有耗电量少、发光效率高、稳定性能好和使用寿命长等许多优点;因此,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向前发展,LED灯作为照明灯具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然而,在现有的LED灯结构均比较复杂,并且照射角度非常单一,这种情况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克服上述缺陷的LED灯,该LED灯具有可调节深度和角度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深度和角度的多头LED灯,包括至少一个LED灯头组件、接线端子和与所述LED灯头组件数量相同的驱动电源,还包括灯箱和与所述LED灯头组件数量相同的升降结构组件,所述LED灯头组件通过螺栓分别固定在所述升降结构组件上,所述升降结构组件固定在所述灯箱内底上,所述接线端子和所述驱动电源固定在所述灯箱外底上。
优选地,所述灯箱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灯箱均匀分隔出与所述LED灯头组件数量相同的空间。
优选地,所述LED灯头组件包括U形架和LED灯头,所述LED灯头通过手拧螺母轴向固定在所述U形架上。
优选地,所述升降结构组件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之间通过两个铰链组件和铆钉相连接。
优选地,每个所述铰链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三连杆通过大头铆钉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杆和所述第四连杆也通过大头铆钉相连接。
优选地,在所述下支架上设有一个用于出线的圆洞。
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头组件的数量为2个。
优选地,在所述灯箱上设有安装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节深度和角度的多头LED灯可以通过将LED灯头轴向固定在U形架,这样可以使LED灯头180度旋转,结构简单、调节方便;此外,本实用新型在升降结构组件上采用8连杆平衡结构,在保证平稳的同时还能使定位性更强,基本达到了无死角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升降结构组件放大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铰链组件放大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主要符号说明如下:
1-LED灯头 2-手拧螺母
3-U形架 4-螺栓
5-升降结构组件 6-安装弹簧
7-灯箱 8-接线端子
9-驱动电源 10-上支架
11-铰链组件 12-下支架
13-铆钉 14-第一连杆
15-第二连杆 16-大头铆钉
17-第四连杆 18-第三连杆
19-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可调节深度和角度的多头LED灯,包括至少一个LED灯头组件、接线端子8和与LED灯头组件数量相同的驱动电源9,还包括灯箱7和与LED灯头组件数量相同的升降结构组件5,LED灯头组件通过螺栓4分别固定在升降结构组件5上,升降结构组件5固定在灯箱7内底上,接线端子8和驱动电源9固定在灯箱7外底上。其中,LED灯头组件包括U形架3和LED灯头1,LED灯头1通过手拧螺母2轴向固定在所述U形架3上,这样可以使LED灯头沿固定轴180度旋转,实现了LED灯头的多角度照射,特别适合于舞台灯光、路灯等工业照明领域。
在灯箱7内设有隔板19,隔板19将灯箱7均匀分隔出与LED灯头组件数量相同的空间,该空间可以容纳升降结构组件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安尚崇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安尚崇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466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结露冷却辊装置
- 下一篇:三相共补型智能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