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包的温度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46261.4 | 申请日: | 2012-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0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李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8 | 分类号: | H01M10/48;H01M2/20;G01K1/02;G01K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温度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池包,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的温度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如火如荼,而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组件,所以汽车电池的安全要求将拉到了工业的级别。电池不安全的众多原因中,过热导致的温度升高几乎是所有失效模式的必然过程,因此对于汽车电池的温度监控显得尤为重要,针对汽车动力电源的锂离子电池能量大,节数多,安全性能要求高等特点,对锂电池的温度监控必须要准确反映锂电池本身的实际温度,而且能快速的反映每节电池的温度状态,而目前使用的汽车电池主要是通过温度敏感器件(PTC,NTC)采集各电池的温度。其具体的做法是:先将温度敏感器件做成温度采集线,再将温度采集线粘贴在要采集的电池上检测温度,该种方式,虽能采集温度,但由于温度采集线与电池之间的接触方式不太牢靠,在生产过程中因人为原因,会造成温度采集线与电池接触不良,或者是电池包在后续运行中,因震动而造成温度采集线与电池的脱离,导致电池温度的误检测,同时,该种方式,在电池包生产过程中也不便利,生产效率低。
鉴于以上弊端,实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池包的温度检测系统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且可增加汽车安全稳定性的电池包的温度检测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包的温度检测系统,包括连接在被测电池两极端的电路板,设置于电路板上的温度敏感器,嵌入电路板内的信号线以及安装于电路板上的接插件,所述信号线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温度敏感器和接插件,前述的温度敏感器、信号线以及接插件均未与连接电池的电路板有电性连接,所述的接插件外接至整车的安全系统。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包的温度检测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温度敏感器为未封闭的框体结构,其安设在被测电池的电极周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包的温度检测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温度敏感器为PTC或NTC热敏电阻。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布线简易,便于批量生产,降低生产成本;2)稳定性好,不易发生因线路连接不牢固而出现的检测不准确,无检测信号等现象。3)信号检测灵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池包的温度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所示,一种电池包的温度检测系统,其包括大致呈矩形状的电路板10,所述电路板10上按照一定的规则设置有若干以供电池组中单体电池的电极电性连接的通孔11以及分布于通孔附近的通风孔12。电路板10上设置有若干温度敏感器20,所述温度敏感器20优选为PTC或NTC热敏电阻。顺着温度敏感器20依次连接有嵌入电路板内的信号线30和安设在电路板表面的插接件40,所述接插件40外接至整个电动车的安全系统,前述的温度敏感器20、信号线30以及接插件40均未与连接电池的电路板有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电池包的温度检测系统是这样工作的:首先,将电池组的两极分别固定在两独立的电路板上,再将电路板表面的插接件外接至电动车的安全系统。当电池组中的单体电池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热量后,随着热量的聚集就会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传递至电路板上,再传递至PTC或NTC热敏电阻,PTC或NTC热敏电阻会根据电池组工作产生热量的变化而导致其阻值发生变化,阻值变化的信号通过信号线和插接件传送至电动车的安全系统,从而实现对温度的监控和报警。
本实用新型电池包的温度检测系统,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462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