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静脉造瘘术后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45346.0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0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迟俊涛;常英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迟俊涛 |
主分类号: | A61F5/00 | 分类号: | A61F5/00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曲显荣 |
地址: | 264000 山东省烟台市芝***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脉 术后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院临床使用的动静脉造瘘术后保护装置,属于医疗器械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动静脉造瘘术是运用血管外科技术人为的建立一条动静脉之间的短路,为血液透析提供长期而有效的能进行体外循环的血管通路。透析患者的动静脉造瘘术多选择在前臂远端桡动脉和头静脉位置直接吻合,术后保持血管吻合口的通畅、避免感染是其护理关键,因为感染常伴有血栓形成,导致瘘口堵塞而废用。因此,患者术后吻合口部位的保护尤为重要,目前缺少专用的护理保护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可有效保护吻合口部位不被损伤、避免术肢受压、内瘘堵塞的动静脉造瘘术后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动静脉造瘘术后保护装置,其特别之处在于包括保护筒1、设在保护筒内的柔性套2和与保护筒连接用来支撑保护筒的支架3。患者将术侧手臂放入保护筒内,可避免吻合口及术肢受压、内瘘堵塞,利于康复。
所述支撑架3其上部支撑面与底面夹角α为20-40°,用于适当抬高术侧手部,减轻术后因静脉压力升高、回流受阻的不适感,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所述支撑架3其上部支撑面与底面夹角α为30°,以保障病人手臂放置位置最为舒适、最有利于康复。
所述柔性套2内侧底部设有软性垫4,使病人放置手臂时更为舒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科学合理,制作简单,患者将术侧手臂放入保护筒内,既可避免吻合口及术侧静脉受压、内瘘堵塞,又能适当抬高术侧手部,减轻术后因静脉压力升高、回流受阻的不适感,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利于康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保护筒,2、柔性套,3、支架,4、软性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成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动静脉造瘘术后保护装置,包括保护筒1、设在保护筒内的柔性套2和与保护筒连接用来支撑保护筒的支架3,柔性套2内侧底部设有软性垫4。患者将术侧手臂放入保护筒内,可避免吻合口及术肢受压、内瘘堵塞,利于康复。
支撑架3其上部支撑面与底面夹角α为30°,这个角度使患者放置手臂位置更为舒适,减轻术后因静脉压力升高、回流受阻的不适感,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手臂肿胀。
本实施例的动静脉造瘘术后保护装置,结构科学合理,制作简单,患者将术侧手臂放入保护筒内,既可避免吻合口及术侧静脉受压、内瘘堵塞,又能适当抬高术侧手部,减轻术后因静脉压力升高、回流受阻的不适感,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利于康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迟俊涛,未经迟俊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453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正十二面体球磨机研磨体的多浇口垂直浇铸造型模板
- 下一篇:一种儿童用钢琴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