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免洗自洁环保面料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744820.8 | 申请日: | 2012-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5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 发明(设计)人: | 许志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匹克鞋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M11/46 | 分类号: | D06M11/46;D03D15/00;D06M101/06;D06M10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面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服装面料,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种免洗自洁环保面料。
背景技术
以前的服装面料主要是以面料的耐用和外观去吸引消费者的眼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健康、时尚舒适、方便多功能结合一体是现代消费者所需要的,环保已成为社会发展进程中越来越关注的问题,现代的一下面料不但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一些化学物质,而且在面料废弃后,不易分解,整个过程均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现代人们的生活节奏较快,尤其经常外出商务公干的人士,在出差途中不方便经常更换衣服,这就对衣服的自洁功能要求很高,如何综合这两者功能需求的面料,是当前面料研究发展的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穿着舒适、健康环保且除污方便的免洗自洁环保面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免洗自洁环保面料,它由经纱和纬纱相互交织而成,所述面料表层涂覆有二氧化钛微粒层,所述经纱由天丝纤维和竹纤维混纺而成,所述纬纱为玉米纤维。
优选的,所述竹纤维为天然竹原纤维。
优选的,所述天丝纤维、竹纤维及玉米纤维的混纺比例为3:2:5。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天丝纤维、竹纤维及玉米纤维按比例混纺成面料,材质本身无毒、无污染、使用后可生化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其还具有透气透湿、素雅光泽且手感柔顺、亲肤性好,在服装面料应用上,穿着舒适、健康环保,在面料的表层涂覆有二氧化钛微粒层,可增大水滴或油滴在面料上的接触角,从而使得水滴或油滴在面料上滚落,而不会进入面料,从而产生疏水疏油的效果,且二氧化钛微粒可不断自我更新,它在阳光照射下所产生的颗粒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作用,可以分解和蒸发尘土和污渍,达到自我清洗目的,简单方便,整体面料结合达到了健康环保、舒适清爽且自洁方便的多重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识:1、玉米纤维;2、天丝纤维;3、竹纤维;4、二氧化钛微粒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免洗自洁环保面料,它由经纱和纬纱相互交织而成,所述面料表层涂覆有二氧化钛微粒层4,二氧化钛粒径仅为10纳米至50纳米,相当于一根头发粗细的1/2500,100万个颗粒合起来才相当于针尖大小。这种颗粒可不断自我更新,它在阳光照射下所产生的颗粒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作用,可以分解和蒸发尘土和污渍,达到清洗目的,沾有红酒的自洁毛料经过几分钟光照,红酒污渍开始褪色,晾晒一天之后,酒渍完全消失。所述经纱由天丝纤维2和竹纤维3混纺而成,所述纬纱为玉米纤维1。所述天丝纤维2、竹纤维3及玉米纤维1的混纺比例为3:2:5,大大保证面料的混纺平均细度,从而提高了面料的弹性和舒适度,材质本身无毒、无污染、使用后可生化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述竹纤维3为天然竹原纤维,抗菌保健且美观舒适,整体面料健康环保、自洁方便,非常适合商务人士使用。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限定本实用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装饰,皆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匹克鞋业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匹克鞋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448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酒精型聚氯乙烯人造革
- 下一篇:一种洗衣机钻石内桶及洗衣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