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扰流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43513.8 | 申请日: | 2012-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4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三轮健二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井上建上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7/02 | 分类号: | B62D37/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扰流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扰流板。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作为代步工具的汽车也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然而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汽车尾部由于高速行驶会受到空气带来的升力,因此人们经常会采用在汽车尾部安装一个扰流板来阻挡从车顶冲下来的气流并将其转换成向下压的作用力,降低汽车尾部由于高速行驶带来的升力。
目前的扰流板多为直接注塑成型,通过注塑成型的产品不但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变形,且外观缺陷严重,线条不够顺畅饱满,刚性较差,产品的质量较重,在受挤压的过程中也容易变形,扰流板的质量较差,达不到降低汽车尾部升力的作用;同时目前的扰流板的功能较为单一,无法满足人们对多功能的追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扰流板,该汽车扰流板抗压能力高,不容易变形,可有效减少汽车尾部的升力;安装有刹车灯的带灯汽车扰流板增强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汽车扰流板,包括有采用振动熔接在一起的扰流板本体和连接体,所述扰流板本体通过连接体与车体尾翼连接,所述扰流板本体设置有腔体,所述连接体匹配设置于该腔体内,所述扰流板本体上设置有刹车灯,当扰流板本体安装于车体时,所述刹车灯与车体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扰流板本体的两端设置有与车体尾翼配合的扣体。
优选的,所述扣体为铁扣。
再一步地,与车体尾翼连接的连接体一侧设置有防水条。
优选的,所述防水条有6条,该6条防水条均布于连接体。
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体与扰流板本体之间设置有螺栓。
其中,所述扰流板本体呈弧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扰流板,该汽车扰流板的扰流板本体与连接体两者均采用塑胶件制成,故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成本投入较少;通过振动熔接的扰流板本体与连接体的熔接缝较为精细,外形美观,且抗压能力较强,不容易变形;通过在扰流板本体上设置刹车灯,当汽车刹车时,刹车灯亮,可对后方车辆起到警示作用,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扰流板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扰流板的后视图。
图1至图2中包括有标记:
1——扰流板本体 2——连接体
3——刹车灯 4——扣体
5——防水条 6——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扰流板,包括有采用振动熔接在一起的扰流板本体1和连接体2,所述扰流板本体1通过连接体2与车体尾翼连接,所述扰流板本体1设置有腔体,所述连接体2匹配设置于该腔体内,所述扰流板本体1上设置有刹车灯3,所述刹车灯3与车体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扰流板,该汽车扰流板的扰流板本体1与连接体2两者均采用塑胶件制成,故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成本投入较少;通过振动熔接的扰流板本体1与连接体2的熔接缝较为精细,外形美观,且抗压能力较强,不容易变形;通过在扰流板本体1上设置刹车灯3,当汽车刹车时,刹车灯3亮,可对后方车辆起到警示作用,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当汽车在快速行驶的过程中,气流作用于扰流板本体1,由于所述扰流板本体1呈弧形,可以对车顶冲下来的气流进行缓冲,降低汽车尾部由于高速行驶带来的升力。
进一步地,所述扰流板本体1的两端设置有与车体尾翼配合的扣体4。在本实用新型中,当扰流板本体1通过连接体2安装于车体尾翼,连接体2与车体扣合时,扰流板本体1两端设置的扣体4也同时嵌入车体尾翼,从而将扰流板本体1固定安装于车体尾部,进一步增强了扰流板本体1与车体尾翼连接的稳定性。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扣体4为铁扣,铁扣的材质价格便宜,易于制造,且刚性较好,连接更加稳固。
再一步地,与车体尾翼连接的连接体2一侧设置有防水条5。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连接体2与车体尾翼连接的一侧设置防水条5,可以有效防止雨水进入车体内,安装的密封性较好,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防水条5有6条,该6条防水条5均布于连接体2,在有效防止雨水进入车体的同时,可以减少材料的浪费,该6条防水条5均布于连接体2上,结构样式更加美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井上建上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井上建上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435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