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WiFi高屏蔽光网络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43282.0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7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徐浩;余浩;陈传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东志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H04B10/2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刘海军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wifi 屏蔽 网络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光网络单元,特别是一种双WiFi高屏蔽光网络单元。
背景技术
随着光通信技术的逐渐发展,光通信在人们日常生活应用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ONU (即optical network unit),成为光网络单元或光节点,是光纤接入的用户侧终端设备,满足光电信号的转换,目前的光网络单元中有些设有两个WiFi模块,形成双WiFi光网络单元,满足既可以通过光通信,又可以同时实现无线通信。而现在的双WiFi光网络单元在WiFi模块天线在工作时,其高频信号会对光信号产生影响,虽然在光网络单元的接口处设有屏蔽罩,然而其对WiFi模块天线产生的信号屏蔽效果有限,仍然会对光信号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双WiFi光网络单元中,WiFi模块天线会对光信号产生影响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WiFi高屏蔽光网络单元,其将光网络单元中的接口端子与屏蔽片电连接,可改善WiFi模块天线对光信号的干扰情况。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WiFi高屏蔽光网络单元,光网络单元包括接口端子、接口电路板和屏蔽罩,接口端子和接口电路板固定安装在一起,屏蔽罩设置在接口电路板外侧,接口端子与屏蔽罩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还包括:
所述的接口端子和屏蔽罩之间设有导电泡棉。
所述的接口端子与屏蔽罩之间设有导电支撑片,导电支撑片分别与接口端子和屏蔽罩电连接。
所述的屏蔽罩左右两侧边上对应于导电支撑片位置处分别设有向内凸起的第一限位凸头。
所述的屏蔽罩底部对应于导电支撑片位置处设有向内凸起的第二限位凸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光网络单元中的接口端子与屏蔽片电连接,可改善WiFi模块天线对光信号的干扰情况,且不改变光网络单元的结构。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光网络单元接口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光网络单元接口部分另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光网络单元接口部分分解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接口端子,2-塑胶块,3-接口电路板,4-屏蔽罩,5-导电泡棉,6-导电支撑片,7-卡接环,8-第一限位凸头,9-第二限位凸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其他凡其原理和基本结构与本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看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本实用新型的核心部分为光网络单元的接口部分,光网络单元的其他部分可采用常规光网络单元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光网络单元的接口部分主要包括有接口端子1、接口电路板3和屏蔽罩4,接口端子1用于与光纤连接,接口端子1与接口电路板3固定安装在一起,本实施例中,接口端子1和接口电路板3焊接在一起。屏蔽罩4罩装在接口端子1和接口电路板3外侧,接口端子1前端安装有塑胶块2,接口端子1前端插装在塑胶块2内,塑胶块2两侧设有卡接槽,屏蔽罩4前端卡接在塑胶块2上的卡接槽内。接口电路板3两侧分别卡入屏蔽罩4上的卡接孔内。
本实施例中,接口端子1与屏蔽罩4电连接,以改善WiFi模块天线对光信号的干扰。本实施例中,屏蔽罩4与接口端子1之间设有导电泡棉5,接口端子1通过导电泡棉5与屏蔽罩电连接,接口端子1上设有卡接环7,卡接环7处设有导电支撑片6,导电支撑片6与屏蔽罩4电连接,一方面,导电支撑片6可对接口端子1起到支撑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实现通过导电支撑片6辅助屏蔽罩4与接口端子1之间电连接。本实施例中,屏蔽罩4左右两侧对应于导电支撑片6位置处分别设有向内凸出的第一限位凸头8,屏蔽罩4底部对应于导电支撑片6位置处设有向内凸出的第二限位凸头9,第一限位凸头8和第二限位凸头9分别采用冲压工艺形成,通过第一限位凸头8和第二限位凸头9可起到对导电支撑片6限位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将光网络单元中的接口端子与屏蔽片电连接,可改善WiFi模块天线对光信号的干扰情况,且不改变光网络单元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东志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东志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432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深度控制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活塞式制冷压缩机连杆双孔珩磨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