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水导管管鞋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42714.6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7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谢仁军;吴怡;刘书杰;周建良;杨进;魏倩;文敏;周长所;徐国贤;周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21B17/14 | 分类号: | E21B1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宋少娜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上钻井设备,特别是关于一种应用于海上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与隔水导管连接使用的隔水导管管鞋。
在海上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隔水导管管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件,对隔水导管的顺利下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图1所示,现有隔水导管管鞋1为普通圆管,为了增强现有隔水导管管鞋1的刚度,在现有隔水导管管鞋1的外侧间隔设置有一定数量的加强筋2,但是外侧设置的加强筋2数量有限,刚度增加不能满足正常需求,因此,通常需要再在现有隔水导管管鞋1内壁上增加几圈钢筋,这样不仅给制造带来了不便,材料使用量上也较大,而且现有隔水导管管鞋1内壁不平滑,给隔水导管下入带来了附加阻力;现有隔水导管管鞋1的底部通常需要镶锘合金牙齿3,以保证管鞋底部的穿透能力和刚度,但是这样就增加了大量的制造时间,因此,现有的管鞋制造工艺较为麻烦,且并不利于隔水导管的顺利下入。以上所述的现有隔水导管管鞋的几点缺点急需改进。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简便、刚度增强、穿透能力强的隔水导管管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隔水导管管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体设置的主管体和过渡管体;所述主管体为采用圆弧形波纹状板材卷成的圆筒体;所述过渡管体的内径和外径分别对应与隔水导管的内径和外径相同;所述主管体与所述过渡管体的外径一致,所述主管体的一端为地层穿透端,另一端为与所述过渡管体的连接端;所述主管体的壁厚从与所述过滤管体的连接端到地层穿透端逐渐变薄,所述主管体的内部形成带有倾角的空间。
所述过渡管体的长度为200mm,所述过渡管体的壁厚为25.4mm;所述主管体的长度为800mm,所述主管体的外径为450~920mm,所述主管体与所述过滤管体的连接端的壁厚为15mm,所述主管体的地层穿透端的壁厚为6mm;所述主管体外周的圆弧形波纹的波距为1/18所述主管体的周长,各所述圆弧形波纹的波高为50mm。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圆弧形波纹状的主管体,主管体与过渡管体为一个整体,具有较小壁厚,更大刚度的特点,因此能够降低管鞋制造时间和材料。2、本实用新型的主管体地层穿透端壁薄,与过滤管体的连接端壁厚,使得主管体有更强的地层穿透能力,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保证使用功能不变的前提下,省去镶牙齿等复杂施工工序,节约合金材料。3、本实用新型的主管体地层穿透端壁薄,与过滤管体的连接端壁厚,主管体内部形成倾角空间,因此,可以降低群桩效应,使隔水导管密集地区更便于下入。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与各种石油勘探开发领域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隔水导管管鞋结构示意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隔水导管管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体设置的主管体4和过渡管体5。主管体4为采用圆弧形波纹状板材卷成的圆筒体,即主管体4的外周轴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圆弧形波纹6;过渡管体5的内径和外径分别对应与隔水导管的内径和外径相同,便于现场与隔水导管安装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主管体4和过渡管体5的外径一致;主管体4的一端为地层穿透端,用于下入地层,另一端为与过渡管体5的连接端。主管体4的内径从与过渡管体5的连接端到地层穿透端逐渐变大,即主管体4的壁厚从与过滤管体5的连接端到地层穿透端逐渐变薄;因此,主管体4的内部形成带有倾角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过渡管体5与隔水导管安装连接,由于主管体4的地层穿透端壁薄、与过滤管体5的连接端壁厚,主管体4较薄的地层穿透端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很方便本实用新型带隔水导管的下入;同时主管体4与过滤管体5的连接端壁厚,主管体4的内部形成带有倾角的空间,可以降低群桩效应,使隔水导管密集地区更便于下入。
本实用新型在加工制造时,过渡管体5很好的加工成可与隔水导管本体连接的形式,整体加工方便,同时相比之前的管鞋具有节约材料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隔水导管管鞋的总长为1000mm;过渡管体5(便于连接隔水导管单根)的长度为200mm,过渡管体5的壁厚为25.4mm;主管体4的长度为800mm,主管体4的外径为450~920mm,主管体4与过滤管体5的连接端的壁厚为15mm,主管体4的地层穿透端的壁厚为6mm,主管体4的壁厚从与过滤管体5的连接端到地层穿透端逐渐变薄;主管体4外周轴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圆弧形波纹6,相邻圆弧形波纹6的波距为1/18主管体4的周长,各圆弧形波纹6的波高为50mm。
上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各部件的结构、连接方式等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凡是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等同变换和改进,均不应排除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427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电池生产的污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桶装台式饮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