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田调剖泵进液盒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42710.8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1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孙立源;梁创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聚能高压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00 | 分类号: | F04B5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徐慰明 |
地址: | 300402 天津市北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田 调剖泵进液盒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钻井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田调剖泵进液盒组件。
背景技术
往复式油田调剖泵进液盒组件大多是用于输送高粘度液体或高粘度液体中含有颗粒混合介质的机械,这种机械通常被称之为油田调剖泵进液盒组件,在油田注水、冶金、矿山、轻工、化工等诸多领域被广乏地应用。比如利用该种泵对油田进行调剖的过程中,采用的调剖介质通常带有颗粒的高粘度液体,将该种高粘度液体注入地下才能使油井与油井或油井与地下含水层之间的通道隔断,以将地下油替换出来,进而可采集到高质量的原油。
现有的往复式油田调剖泵进液盒组件通常包括泵壳,在泵壳内的一侧安装有由电动机及传动机构带动的曲轴和由曲轴带动的安装在缸体内的活塞,以及安装在泵壳内的另一端的进液盒组件。由于往复式油田调剖泵在工作时,会因调剖介质的不同而对其造成不同的影响,特别是在输送含颗粒混合介质的高粘度液体时,对进液盒组件及活塞的损害程度是相当大的。从往复式油田调剖泵进液盒组件的工作过程来看,进液盒组件及活塞是直接与调剖介质相接触的部件,这些部件均极易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油田调剖泵进液盒组件,提高油田调剖泵进液盒组件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田调剖泵进液盒组件,其特征在于:主要有盒体、摆动杆、排液管、进液口以及排液口,所述进液口为两个,并排安装在盒体上;所述摆动杆通过轴承座支承在所述盒体的支撑板上,摆动杆的前端与所述排液管的管壁固接,所述排液管的管道呈“S”形,所述排液管的前端通过定位套安装在所述盒体中。
所述盒体前端安装有排液端盖,所述排液端盖上连通有压力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进液盒组件中采用“S”形的排液管管道,一方面大大降低了管道的被堵塞的概率,另一方面,便于两个柱塞进行换向,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盒体;2、摆动杆;3、排液管;4、进液口;5、排液口;6、轴承座;7、定位套;8、排液端盖;9、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进液盒组件主要有盒体1、摆动杆2、排液管3、进液口4以及排液口5,所述进液口为两个,并排安装在盒体的支撑板9上,两个进液口与所述泵头连通;所述摆动杆通过轴承座6支承在所述盒体上,摆动杆的前端与所述排液管的管壁固接,所述排液管的管道呈“S”形,所述排液管的前端通过定位套7安装在所述盒体中。所述盒体前端安装有排液端盖8,所述排液端盖上连通有压力表。
排液管与摆动杆为过盈连接方式,定位套和摆动杆共同支撑排液管,保证排液管的可靠定位。排液管中的管道可分别与泵头的左右柱塞腔室相同,完成排液功能。当排液管与泵头左侧柱塞腔室相通时,左侧柱塞腔室处于排液状态,右侧柱塞腔室与进液盒相通,右侧柱塞向后移动,即工作在进液状态。当排液管与泵头右侧柱塞腔室相通时,右侧柱塞腔室处于排液状态,左侧柱塞腔室与进液盒相通,左侧柱塞向后移动工作在进液状态,如此交替工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聚能高压泵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聚能高压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427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