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射频辨识标签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42607.3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4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黄宏旭;杨顺通;彭荣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鼎联合科技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宋焰琴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频 辨识 标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射频辨识标签,特别是有关一种联外天线与射频辨识芯片以无线方式传输信号的射频辨识卷标。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传统的射频辨识标签,包括一基板10,承载一射频辨识芯片11,两收发天线12电性连接射频辨识芯片11,一封装壳体13,罩设至该基板10并将射频辨识芯片11及部份收发天线12包覆于封装壳体13内,由于,收发天线12的尺寸会影响射频辨识的范围,因此,传统的射频辨识卷标所连接的收发天线12尺寸较大,因此在实际应用上会产生许多问题,收发天线12尺寸过大容易产生毁损,毁损后会造成辨识系统辨识不易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微型收发天线的射频辨识卷标,以达到提高产品寿命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联外天线与射频辨识芯片以无线方式传输信号的射频辨识卷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射频辨识标签,包括一基板;一射频辨识芯片,设置于该基板;以及至少一联外天线,与该射频辨识芯片以无线方式传输信号并相隔一既定距离。
承上所述的射频辨识标签,该射频辨识标签更包括一封装件罩设于该基板。
承上所述的射频辨识标签,该封装件为一壳体或胶体。
承上所述的射频辨识卷标,该联外天线设置于该封装件。
承上所述的射频辨识标签,其更包括至少一微型天线,铺设于该基板 并电性连接该射频辨识芯片,且该联外天线通过该微型天线而与该射频辨识芯片以无线方式传输信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射频辨识标签能够提高产品的耐用度及使用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射频辨识标签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射频辨识标签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射频辨识标签的第一实施例应用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射频辨识标签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射频辨识标签的第二实施例应用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射频辨识标签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射频辨识标签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射频辨识标签20,包括一基板200;一射频辨识芯片201,设置于该基板200;两微型天线202,铺设于该基板200并电性连接该射频辨识芯片201;一封装件203(在本实施例中为壳体)罩设于该基板200,并将该射频辨识芯片201与微型天线202完全罩住;以及一联外天线204,与该微型天线202以无线方式传输信号并设置于该壳体203。
请参阅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射频辨识标签的第一实施例应用时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射频辨识标签20将其与胸针30结合,将射频辨识标签20设计成如胸针30上的装饰珠宝,并将联外天线204配合胸针30的外型设置,整体外观即如一般胸针,操作时可将胸针30别于普通衣物40上,即可借助读取器通过联外天线204读取数据,以增加信号可读取的距离。
请参阅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射频辨识标签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射频辨识标签60与一钮扣50结合,钮扣50包括第一本体500及第二本体501,将射频辨识标签60设置于第二本体501,并将第一本体500与第二本体501对应结合而成一钮扣,在本实施例中射频辨识标签60以胶体进行封装,请参阅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射频辨识标签的第二实施例应用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将结合射频辨识标签60的钮扣50缝合至衣物40上,由于射频辨识标签60需要一联外天线,因此,本实施例的衣物40会将细金属线400编织进衣物40内作为射频辨识标签60所需的联外天线,借助装设具有本实用新型射频辨识标签60的钮扣50,当衣物送洗时,由于射频辨识卷标60的天线已封装于封装件内,因此不会轻易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鼎联合科技纤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鼎联合科技纤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426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