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灯的散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742270.6 | 申请日: | 2012-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4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 发明(设计)人: | 杨世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世红 |
| 主分类号: | F21V29/00 | 分类号: | F21V29/0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 代理人: | 谷庆红 |
| 地址: | 311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led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灯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散热快速的LED灯散热器。
背景技术
散热问题是LED灯具,尤其是功率型LED灯具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散热效果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灯具的发光效果及寿命。LED灯的热量集中在尺寸很少的芯片内,会使得芯片内部温度越来越高,不但加速灯具老化,缩短使用寿命,严重时会导致芯片烧毁。针对LED灯的散热难题,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风扇来主动散热,或采用散热器来被动散热,但利用风扇主动散热的缺点是:风扇工作有噪音,积尘 ,寿命无法保证。而使用散热器来被动散热时,则需要较大散热体积的散热器来满足散热,而且散热效果还有待提高。
因此,如何实现一种能把热量迅速导出的LED灯的散热器,是业内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LED灯的散热器,旨在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果,能快速降低灯具温度。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LED灯的散热器,包括置于上端的用于安装LED光源的光源槽,还包括设置在下端的若干纵向竖直设置的竖置散热片和设置在两侧的若干横向设置的横置散热片,使散热器向三个不同方向散热,所述竖置散热片横向排列,所述竖置散热片之间间隔形成竖置散热槽;所述横置散热片呈纵队均匀排列,所述横置散热片之间间隔形成横置散热槽;进一步包括若干热管,所述热管连接固定在所述光源槽的外表面,热管的设置能迅速的将LED光源产生的热量传导给横置散热片和竖置散热片,使LED光源的温度迅速降低。
优选地,还包括若干纵向设置的通风槽,所述通风槽设置在所述光源槽与所述竖置散热片之间。
优选地,还包括一通风通道,所述通风通道设置在所述光源槽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通风通道设置在所述散热器的中央位置,所述通风槽设置在所述通风通道的两侧。
优选地,在所述竖置散热片和所述横置散热片表面均设有散热纹。
优选地,所述散热器采用铝材料一体化拉伸成型。
优选地,所述热管纵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LED灯的散热器包括置于上端的用于安装LED光源的光源槽、置于下端的若干纵向竖直设置的竖置散热片和置于两侧的若干横向设置的横置散热片,横置散热片和竖置散热片的设置使散热器向三个不同方向散热,并分别形成竖置散热槽和横置散热槽,与现有的只设有竖置散热片的散热器相比,更能促进空气流通,加快散热速度,从而达到高效的散热效果,延长LED灯具的使用寿命;并且还包括若干热管,热管连接固定在光源槽的外表面,热管的设置能迅速的将LED光源产生的热量传导给横置散热片和竖置散热片,使LED光源的温度迅速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LED灯的散热器的一实施例中散热器的横截面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提出本实用新型LED灯的散热器的一实施例,该散热器包括置于上端的用于安装LED光源的光源槽10、置于下端的若干纵向竖直设置的竖置散热片101、置于两侧的若干横向设置的横置散热片102和若干热管103,光源槽10为前后两端开口的条形槽,竖置散热片101置于光源槽10的下端,横置散热片102分布在光源槽10的两侧壁方向,热管103纵向连接固定在光源槽10的外表面。热管103的热传导速度非常快,而且具有单向导热性,能快速的将一端的热量吸收,再传导至另一端,实现高效导热。热管103连接固定在光源槽10的外表面,与光源槽10亲密接触,能迅速的将LED光源产生的热量均匀地传导给横置散热片102和竖置散热片101,再由横置散热片102和竖置散热片101进行散热,使LED光源的温度迅速降低,确保LED光源在适宜温度范围内工作,保证LED光源的正常工作。
本实施例中的热管103设有六根,每两根热管103分别安装在光源槽10的底部中心位置和光源槽10的两侧壁上,确保LED光源热量的导出。热管103根数的设置可根据LED光源的功率大小来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世红,未经杨世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422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3D投影装置
- 下一篇:粉粒物料运输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