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清除布面夹花专用镊子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41934.7 | 申请日: | 2012-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0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毛欣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纺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C13/06 | 分类号: | D06C13/06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杨秉利 |
地址: | 26601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除 布面 专用 镊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生产用工具,具体说是一种清除布面夹花专用镊子。
背景技术
修布镊子是纺织企业整理车间常用的一种工具,坯布在织造过程中由于停车时间长,或者,设备清洁原因以及涤长丝静电等原因造成布的反面夹花。目前,修理布面、清除布面内夹花都是采用标准修布镊子摘、梳子刮、刷子刷等办法。
标准修布镊子由两片有角度的弹性钢片在尾部焊接而成,尾部为平板结构,镊口有45°倒角,边较为锐利,容易损伤布面。握持部位与镊口之间有钝角的折角。操作工人手握镊子握持部经手指用力使镊口闭合将布面的夹花夹出,由于布面夹花纤维很短且织入布内,需要用力夹住且向上拔起才能清除。用标准修布镊子手指易感疲劳不适,工作效率较低,而且不能彻底清除,造成坯布留有损伤。在印染以后出现着色深和横档现象,达不到成品布质量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清除布面夹花专用镊子,避免对坯布造成损伤,减轻操作工人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清除布面夹花专用镊子,包括尾部、中间的握持部及镊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握持部为圆弧形,且与镊口平滑过渡。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镊口倒角为3°-8°。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镊子为弹性钢片制成的一体结构。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镊子尾部设置一钢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将镊子与手的受力面改成圆弧形,从而减轻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将镊子原有的镊口45°倒角,改成5°左右的轻微倒角,减少镊子与布面的摩擦避免损伤布底。也不会因此布底损伤在印染以后出现着色深和横档现象。其结构简单,加工制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清除布面夹花专用镊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清除布面夹花专用镊子的实施例,包括尾部1、中间的握持部2和镊口3。所述握持部2为弧形,且与镊口3平滑过渡。所述的镊口3的倒角为3°-8°。所述镊子为弹性钢片制成的一体结构。
与标准镊子相比,手指的受力面改成圆弧形,减轻了操作者的疲劳感,提高了工作效率。将镊子原有的镊口45°倒角,改成5°左右的轻微倒角,减少镊子与布面的摩擦,避免损伤布底。
在镊子尾部设置一钢针,可以利用钢针挑出布面上的杂质等。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纺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纺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419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滤清器真空度报警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发动机的管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