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湿法一体化脱硫脱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41483.7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38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潘凡峰;刘忠安;汪雍;陈墨庆;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煤化工设计院(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6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 31252 | 代理人: | 于晓菁 |
地址: | 20023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法 一体化 脱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湿法一体化脱硫脱硝装置,针对电厂、化工、冶金等行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进行脱除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所说的脱硫指的是烟道气或其他工业废气中除去硫氧化物(SO2和SO3);所说的脱硝指的是除去烟气中的NOX,NOX主要是NO和NO2组成,而NO含量占90%以上。
烟气脱硫,世界上普遍使用的商业化技术是钙法,所占比例在90%以上。按吸收剂及脱硫产物在脱硫过程中的干湿状态又可将脱硫技术分为湿法、干法和半干(半湿)法。目前工业上的装置,大多为单步脱硫装置,且为干法脱硫,脱硫效果不佳,反应速度慢,设备庞大,且对烟气中的氮氧化物不能进行脱除,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现有的烟气脱硫、脱硝过程相对比较复杂,整个系统的占地面积较大,效率低下,投资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投资小、占地少、效率高、实施容易的湿法一体化脱硫脱硝装置,可满足工业化稳定、连续生产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湿法一体化脱硫脱硝装置,包括顶部设有烟气出口的竖直式塔器,所述竖直式塔器的下部为水洗冷却室、中部为一级洗涤室、上部为二级洗涤室;所述水洗冷却室设有烟气进口、水相进口、水相出口和第三工艺喷嘴均布装置;所述水相进口与第三工艺喷嘴均布装置相连;所述一级洗涤室设有第一塔盘,第一烟气上升孔,第一洗涤溶剂进口,第一洗涤溶剂出口和第一工艺喷嘴均布装置;所述第一塔盘上设有所述第一塔内件,所述第一洗涤溶剂出口与第一工艺喷嘴均布装置相连;所述二级洗涤室设有第二塔盘,第二烟气上升孔,第二洗涤溶剂进口,第二洗涤溶剂出口,第二工艺喷嘴均布装置和旋流板;所述第二塔盘上设有所述第二塔内件,所述第二洗涤溶剂进口与第二工艺喷嘴均布装置相连;所述旋流板或捕雾器设置在所述二级洗涤室顶部。
所述第三工艺喷嘴均布装置的喷嘴以圆周方式均匀排列,使得喷嘴喷射的喷淋液覆盖竖直式塔器的塔截面。
所述第一工艺喷嘴均布装置的喷嘴以圆周方式均匀排列,使得喷嘴喷射的喷淋液覆盖竖直式塔器的塔截面。
所述第二工艺喷嘴均布装置的喷嘴以圆周方式均匀排列,使得喷嘴喷射的喷淋液覆盖竖直式塔器的塔截面。
所述竖直式塔器可以为空喷塔。
所述竖直式塔器可以为填料塔。
所述竖直式塔器可以为板式塔。
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降温、除尘、脱硫、脱硝集成在一座塔内,减少了占地面积和设备数量,节省投资费用和运行维护费用,提高运行经济效益。使用水在塔底部对烟气进行除尘、冷却,并使得烟气中的水含量达到饱和。使用洗涤溶剂甲在塔中段脱硫的同时,使用洗涤溶剂乙在塔的上段进行脱硝。从而实现脱硫、脱硝的双重目的,至烟气排放完全达标。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烟气脱硫、脱硝过程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脱硫脱硝工艺流程更简单,反应可在本实用新型湿法一体化脱硫脱硝装置内进行,实现脱硫脱硝同时进行,整体占地较小,效率高,投资成本更低。烟道气体从塔底进入,并在塔底部换热降温和洗涤粉尘,然后进入塔中段,与洗涤溶剂甲逆流接触进行脱硫,最后进入塔上段,与洗涤溶剂乙逆流接触进行脱硝,从而达到脱硫脱硝一体化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湿法一体化脱硫脱硝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顶部设有烟气出口5的竖直式塔器,该竖直式塔器为空喷塔,所述竖直式塔器的下部为水洗冷却室17、中部为一级洗涤室18、上部为二级洗涤室19。所述塔顶部还设有用于测试压力和温度的压力表和温度计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煤化工设计院(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新煤化工设计院(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414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