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结构轻量化的自行车维修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741432.4 | 申请日: | 2012-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1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 发明(设计)人: | 黄鸿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忠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H1/06 | 分类号: | B25H1/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丁纪铁 |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化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量化 自行车 维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维修架,特别是涉及一种结构轻量化的自行车维修架。
背景技术
一般的自行车维修架或展示架,例如中国台湾申请第98224166号一种自行车展示架结构,其包含:一外支撑杆组;一内支撑杆组;二定位套组分别包含:一第一套件及一第二套件;该在第一套件设一位移槽,在第二套件设一限位凸部,外支撑杆组结合第一套件,内支撑杆组结合第二套件,当限位凸部契合该位移槽移动与限位,内、外支撑杆组即可得到一或二种限制角度的张开,藉以达到快速的角度调整、结构强度、定位效果佳、适用性较高等功效。
然而,上述公知的自行车维修架或展示架在结构设计上并未考虑轻量化的因素,因此导制成品整体重量过重,不利于使用与搬移,其次,该二定位套组所组成的各套件之间,其在相对旋转的过程中属大面积的面接触,因此转动并不顺畅。
所以,如何开发出一种结构轻量化的自行车维修架,其可解决上述的缺陷,即为本实用新型创作的动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结构轻量化的自行车维修架,以利于使用及搬移。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结构轻量化的自行车维修架,其降低操作时的摩擦力,以提升操作的顺畅性。
为了达成前述目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结构轻量化的自行车维修架,包含:
一第一定位套组,包括一第一外套件、一第一内套件及一第一套件,其中:
该第一外套件具有一第一外套槽、一与该第一外套槽相通的第一条孔、一设于该第一外套槽内的第一外穿部、一设于该第一外套槽内且与该第一外穿部部分重迭的第一外插部、及多个由该第一外套槽槽壁面延伸并连接至该第一外穿部外周面与该第一外插部外周面的第一外补强肋;
该第一内套件枢设于该第一外套槽且抵止于该第一外穿部与各该第一外补强肋的端面,并具有一第一内套槽、一设于该第一内套槽内的第一内穿部、一设于该第一内套槽内且与该第一内穿部部分重迭并对应该第一条孔的第一内插部、及多个由该第一内套槽槽壁面延伸并连接至该第一内插部外周面的第一内补强肋;
该第一套件,具有一枢设于该第一内套槽内的第一枢部、及一位于该第一内套槽外的第一架接部;
一第二定位套组,包括一第二外套件、及一第二内套件,其中:
该第二外套件具有一第二外套槽、一与该第二外套槽相通的第二条孔、一设于该第二外套槽内的第二外穿部、一设于该第二外套槽内且与该第二外穿部部分重迭的第二外插部、及多个由该第二外套槽槽壁面延伸并连接至该第二外穿部外周面与该第二外插部外周面的第二外补强肋;
该第二内套件可枢转地设于该第二外套槽,并具有一抵止于该第二穿部端面与各该第二外补强肋端面且对应该第二条孔的第二内插部、及一位于该第二外套槽外的第二架接部;
一内支撑杆,具有一插设于该第一条孔与该第一内插部的第一内杆部、一插设于该第二条孔与该第二内插部的第二内杆部、及一接设于该第一、二内杆部之间的内横部;
一外支撑杆,具有一插设于该第一外插部的第一外杆部、一插设于该第二外插部的第二外杆部、及一接设于该第一、二外杆部之间的外横部;
一第一连接单元,穿置该第一外穿部、该第一外杆部、该第一内穿部、该第一内杆部、及该第一枢部,使该第一外套件、该第一内套件及该第一套件间得以相对枢转;
一第二连接单元,穿置该第二外穿部、第二外杆部、该第二内插部、及该第二内杆部,使该第二外套件与该第二内套件间得以相对枢转。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外套件的第一外穿部具有一第一外穿孔、所述第一外插部具有一与所述第一外穿孔连通的第一外插孔,所述第一内套件的第一内穿部具有一对应所述第一外穿孔的第一内穿孔、所述第一内插部具有一与所述第一内穿孔连通的第一内插孔,所述第一套件的第一枢部具有一对应所述第一内穿孔的第一穿孔,所述内支撑杆的第一内杆部具有一对应所述第一内穿孔的第一内锁孔,所述外支撑杆的第一外杆部具有一对应所述第一外穿孔的第一外锁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包含一第一螺栓及一第一螺帽,所述第一螺栓具有一抵靠在所述第一外套件外端面的第一头部、一穿置于所述第一外套件第一外穿孔、所述外支撑杆第一外锁孔、所述第一内套件第一内穿孔、所述内支撑杆第一内锁孔、所述第一套件第一穿孔的第一身部,所述第一螺帽螺设于所述第一身部且抵止于所述第一套件的第一枢部外端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忠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保忠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414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