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射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39811.X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2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冕;李东明;龙文涛;封正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新力光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23/00;H05B37/0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6117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射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LED射灯,其采用新型的交流驱动装置驱动发光。
背景技术
目前,国家大力倡导节能减排,在照明领域采用LED光源的照明产品,以其优良的节能、低碳和绿色环保的特点迅速发展起来。
对于LED作为光源的照明装置来说,照明装置的寿命不仅仅取决于LED光源本身,还取决于驱动电源等组件的寿命。在目前的应用方案中,LED照明装置寿命的瓶颈仍然是驱动电源。为了降低驱动电源寿命对LED灯具寿命影响,可行的方案是改良现有的直流电源驱动装置,或者设计全新的交流电直接驱动LED的电路。
LED射灯作为一种新型的LED照明装置,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种场合。现有的LED射灯存在的主要缺陷是驱动寿命短。原因在于,当前市面上采用的驱动方案均为传统的开关电源技术,这种电源体积较大,散热性能差,在将这种电源技术应用到LED射灯时,其提供给驱动电源的空间狭小,结果工作环境温度趋高(通常在60℃以上),这样直接导致了驱动电源的寿命降低。另一方面,开关电源的成本高,EMC(电磁兼容)特性差,需要外加辅助元件。
现有LED射灯的另一个缺陷是损坏后基本没有维修价值,需要直接更换驱动电源,但是由于受到LED射灯电源腔体的限制,一般只能更换指定厂家、指定型号的驱动电源,维修成本高、过程复杂。
目前,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交流直接驱动LED电路,其通常是采用将一串LED进行分段管理的方案。这类驱动电路虽然寿命高,成本低,但是只能工作在额定电压(AC220,AC110)下才能达到理想效果(例如理想的光通量和功率),因而不能实现全电压(AC85V至AC256V)工作。另外,这种LED串不能全部同时点亮,只能分段点亮,导致在一个工作周期内大部分LED不工作,造成资源浪费,制造成本高。
基于上述原因,需要提供采用新型交流驱动电路驱动的LED射灯,以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LED光源交流驱动装置,以及由该交流驱动装置驱动发光的LED射灯,以避免采用传统开关电源技术作为驱动电源,既保持传统的LED交流驱动电路的优点,又能很好的实现全电压工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LED射灯,包括:灯头106;交流驱动装置105,设置在散热体104和灯头106构成的封闭空间内,其电连接在灯头106与光源模组板103之间;散热体104,设置在灯头106上,形成为从小口端向大口端逐渐过渡的喇叭状;光源模组板103,安装在散热体104的大口端,其上设置有两组LED光源模组;紧固件102,用于把LED光源模组板103、散热体104和灯头106固定在一起;和透镜101,安装在散热体104的大口端;其中,所述交流驱动装置105能够根据输入交流电流的变化来控制光源模组板103上的两组LED光源模组的串并联状态,使得该两组LED光源模组可以在全电压下同时发光。
其中,所述交流驱动装置105包括:整流模块11,连接到外部交流电源,用于对输入的交流电流进行整流以输出脉动直流电流;分压模块12,连接到整流模块11的正负输出端,基于所述脉动直流电流输出脉动直流电压;控制模块13,连接到所述分压模块12和所述两组LED光源模组。
其中,当所述脉动直流电压上升到所述两组LED光源模组的发光电压时,所述控制模块13控制该两组LED光源模组处于并联状态并发光;当所述脉动直流电压上升到所述发光电压的两倍时,所述控制模块13控制所述两组LED光源模组处于串联状态并发光。
其中,所述整流模块11包括四个整流二极管201、202、203、204,其中每两个整流二极管串联分别形成一个支路,两个支路并联形成该整流模块11。
其中,所述分压模块12包括两个串联连接的分压电阻205、206。
其中,所述两组LED光源模组包括第一LED光源模组207和第二LED光源模组211,所述控制模块13包括:控制装置212,其输入端连接到所述两个分压电阻之间,用于实时检测所述脉动直流电压的电压大小;第一和第二晶体管208、210,该两个晶体管的栅极分别连接到所述控制装置的输出端,第一晶体管208连接在第一LED光源模组207的负端与所述分压模块12的正端之间,第二晶体管210连接在第二LED光源模组211的正端与所述分压模块12的负端之间;二极管209,连接在所述第一LED光源模组207的负端和第二LED光源模组211的正端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新力光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新力光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98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