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盲人用水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39710.2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6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马志明;李宁;梁军;左铁峰;洪雪;富彬绵;陈娜;洪丹华;林宗斌;郝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周光 |
地址: | 24504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盲人 水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杯,具体涉及一种盲人用水杯。
背景技术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对一般人来说,倒水是件简单平常的事情,但对于盲人来说,倒水却是很困难的。由于盲人看不见,不清楚水位,而且一般的水杯又无法提醒盲人水满溢出,因此,经常会导致不良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盲人在无人看护情况下能安全倒水,能感知水杯内水的水位的盲人用水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盲人用水杯,包括水杯本体,所述水杯本体由内至外依次为玻璃内层及不锈钢外层,在所述水杯本体表面设有标示水杯内水位的凹槽,所述凹槽底部延伸至玻璃内层。
所述凹槽由设于水杯本体上沿杯底到杯口方向垂直于杯底的竖直凹槽及设于水杯本体上垂直于竖直凹槽且与竖直凹槽相交接的水平凹槽构成。
所述水平凹槽沿水杯本体的杯底到杯口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水平凹槽的长度沿水杯本体的杯底到杯口方向依次增加。
在所述水杯本体上靠近杯底位置设有底端凹槽;所述底端凹槽为环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所述盲人用水杯,在水杯本体上设置凹槽,凹槽底部延伸至玻璃内层上,倒水时盲人通过触摸水杯本体上的凹槽与水杯本体表面的温度差来判别水位,避免了水溢出而造成的不良后果;通过玻璃内层的导热作用与不锈钢外层的组合而实现水杯感知水位,使得盲人倒水方便。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方便、安全、实用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盲人用水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盲人用水杯的侧面视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
1、凹槽,2、水杯本体,3、底端凹槽,4、杯口,5、水平凹槽,6、杯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最优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的盲人用水杯,包括水杯本体2,水杯本体2由内至外依次为玻璃内层及不锈钢外层,在水杯本体2表面设有标示水杯内水位的凹槽1,凹槽1底部延伸至玻璃内层;凹槽1由设于水杯本体2上垂直于杯底的竖直凹槽及水平凹槽5构成,竖直凹槽在水杯本体上沿杯底到杯口方向设置,水平凹槽5垂直于竖直凹槽且与竖直凹槽相交接;水平凹槽5沿水杯本体2的杯底6到杯口4方向间隔设置,且水平凹槽5的长度沿水杯本体2的杯底6到杯口4方向依次增加;在水杯本体2上靠近杯底6位置设有底端凹槽3,底端凹槽3标示杯子的底部,避免使用时杯子被拿倒,底端凹槽3为环形结构;当盲人倒水时,通过接触凹槽1的小凹面和水杯本体2与玻璃内层产生温度差从而感知水位,由于水平凹槽5的长度不同,不同长度的水平凹槽5表示不同的水位,这样盲人倒水时可以很好的控制杯内的水,以免溢出。为了避免烫伤,杯口4为塑料材质,杯底6同为塑料材质,塑料的杯底6可以增大手拿水杯时的摩擦力,以免杯子滑落。水杯的外形是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舒适度的曲线,其形态运用仿生设计的手法将“刻度”与“杯子”相结合诠释了给盲人一双眼睛的水杯造型。水平凹槽长度逐渐由杯底到杯口的递增,不仅符合盲人倒水时的心理状态,也是美观性的一部分,并没有打破水杯本体2的顺滑曲线,再加上底端凹槽3,使得水杯本体2结构简单,明了。
上面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学院,未经黄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97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